第三百三十一章 马拉城(1) (第2/4页)
志鸟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村附近后,来自各地的行商就将江宁货销往了马拉城,甚至更遥远的城邦。只是由于陈易本人懒得购进类型不同的商品,才显得“江宁货”以衣物、鞋帽以及金属为主。即便如此,它们也得到了马拉城上下一致的好评,就像是当年西洋货进入中国一样,有着精巧好用的美誉。当然,作为美誉的附属价值,其价格高昂的令普通人难以承受……
如今,一切都不同了。
在陈易的授意下,俞伟超允许了西江城寨内三级以下士兵和文员,可以前往马拉城消费,明面上的理由是削弱马拉城的敌对情绪,增进交流与合作。可实际上,只有增加了马拉城居民的收入,才能增加对方的购买力。同时,也增加了士兵们的满意度——能用来消费的钱才是真的钱,才会让他们的高薪变的真实。
有对比才有差距,有差距才有忠诚度,眼看着马拉城的居民每月赚的钱,还没有自己几天赚的多,西江城寨自然而然就获得了土著们的依附。
而从安全的角度来讲,其实以前士兵们偶尔也会马拉城,只是那时候没有公路,交通困难而收入较低。现在的允许,实际上变成了一种限制,三级士兵也就是班长的级别,或者叫做士官,他们能够知道的信息量并不多,普通的士兵更是几近于无了。
事实上,西江水寨在马拉城能做的,远比马拉城在水寨做的多。
在允许士兵前往马拉城的第五天,大杨就随着几名木村人一起上了摆渡船,他现在做的是老本行,西大陆的间谍头子。当然,除了他本人之外,整个情报部门再没有专职的情报分析员了——其他提供情报的情报人员,都只能叫做线人,而不能称之为间谍。
大杨对目前的状况已经很满意了。对他来说,能够发挥所长,无所谓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又或者是日本台湾阿富汗……当然,不在地球是有些偏离他的预期,但那又怎么样呢。
仅容30人的小渔船发出细细的划水声,大杨暗自将此点记在了脑子里:替换更大更快的摆渡船,能吸引更多的乘客。
木村的村民兴高采烈,他们都是水寨的二级工人,主要在城内做些木工活,属于归附西江水寨的村子,大杨的掩护身份是下石村的锅炉工,与他们分在了一个宿舍。
拐过一个水湾,马拉城就出现在了眼前。
大杨不知是失望还是赞叹的吁了口气,从小船上跳了下来。
传说中的马拉城,高有20余米,俱是坚硬的花岗岩,宽可跑马,当年不知费了多少劲。不知是为了节省材料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