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教皇的价格(1) (第3/5页)
志鸟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样的重大突破,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每个国家每年都会有一批,但政府愿意投入巨资进行生产的却少之又少了。
但中国不一样。
岩崎真善熟悉中国,他知道中国的政治形态,哪怕海底泥生产氢燃料仍然有一定的科技困难和经济劣势,但只要他们愿意上马,那就是一个巨大的金钱旋窝,会卷进无数的资金。在历史上,中国不止一次的进行过类似的改革。
三菱商事正在建设的江北码头也是一次证明,若非有一些中国太子党的利益纠葛,此次拆迁就像是在推平森林一样简单——也许比推平森林还要简单,至少森林有环保人士的关注,中国人则只有杂草一样的顽强。
日本政府送来的一批资料,极大的改变了三菱上层的决定,其中806所的研究资料算是一支催化剂。
在祝光梁设计的欺骗行动中,除了未来用量巨大的海底泥项目,还有江宁钢铁厂的扩建和东南电力集团的扩容两个项目。他们所需要的巨量煤炭、铁矿石和焦炭均需进口。
后两者确有其事,祝光梁只是将扩容的时间给提前了。
三者综合,使得三菱集团确定,江南码头现有的吞吐量绝对无法承载如此大规模的进口。而岩崎真善于此时,也迫切的希望能掌握更大的权力——例如一个年利润过10亿的港口项目。
于是,让江北码头变成一个运量巨大的燃料进出港,成为了三菱集团对此港口的定位。这也意味着码头区的公路要能够承受高载重汽车的长期通过,意味着要能容纳先5万吨,最好是10万吨级的散装货船的装卸——仓库和大江宁区的交通也要非常的方便,必须强调24小时的同行能力,这以为着更少的十字路口和红绿灯,更少的岔路口和更少的车辆交汇。当然,宽敞的道路基础也是必备的。
就像是陈易设想的那样,如果三菱商事仅仅是将江北码头区拆掉,然后和明德集团瓜分地产价值的话,他就算弄到了港口权,也要支付几十亿用来进行改造和建设——事实上,光有钱还不行。三菱集团是比中国任何一个建筑集团都有力量的大财团,他们可以轻松的同时在中国、日本、迪拜和美国开工建设世界级的建筑,但若是由陈易来主导一个港口区的建设的话,结果会很难预料。
训练了队伍是一定的,全交了学费也很有可能。间谍行为存在基础就在于它的低成本性,如果007一年要花掉一个师的经费的话,那他最好做到10个师才能做到的事,否则就滚回家去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