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三峡纪录片 下 (第1/5页)
酒神葡萄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位头发花白,眼睛却明亮的老人是三峡工程展览馆的讲解员,也是曾经修建大坝的工人之一,他带着游客,带着镜头,条理清晰地讲出过去的故事,讲清楚三峡大坝的功能和意义……]
看着三峡工程展览馆讲解员带着游客们讲解工程,一直在疑惑这样工程怎么建设的人也终于了解清楚了,还是科技。
前面还是乡亲们在挖土挑担,后面就又上了各种不用人那么劳累的工具。
“这个80式推土机,又能跑,又能运,自身也很巨大,让他能动起来,该需要多大的能量啊……”
“能装那么重的石土,这个推土机也不可能是木头做的,如果是铜或者铁,那需要的矿石……”
匠人们讨论着那些神奇的工具,好奇他们的构造、原理和材料,而普通人也在好奇这位讲解员的故事。
“这讲解员也是修大坝的普通工人,他看上去可以一点不像是修河工啊。”
“这精神头,能开着那样的大家伙修河工,换我也想试试。”
“那样大的家伙,冯老三你可别一上去就吓得腿软了。”
“腿软也要上去摸摸再说,换你你不想啊?”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却有一个汉子在叹气。
有人问他叹气什么,那汉子道:“我开心他们去修这样的堤坝,老了还这样有精神。”
原本还对着天幕一起讨论的乡里乡亲们不说话了。
他们都是定期要自带干粮服徭役的,干过的活那都是从天亮到天黑,一个万一身体伤着了或者死了的都有可能,能活着回来什么事都没有就足够庆幸了。
像上面的老人一样,想起来都是与有荣焉的自豪与怀念?
屁!
只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半点不想不想回忆的辛劳。
王阳明也在疑惑,人要素位而行,这个讲解员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修筑大坝的工人一员,为什么说他们那时候讲究‘奉献精神’。
作为一个从小学习儒家经典的士大夫一员,他能理解这个奉献精神是什么意思,但他也清楚,这种思想不应当是生活都困难的人应该去讲究的。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回忆和影像资料里,几十年前也很艰难的他们,按理来说不应该是会在意这方面……
咸阳宫的墨家子弟齐齐对视,大家不说话,也能明白彼此的意义。
这种奉献精神,和他们的‘兼爱’,‘爱人若爱其身’内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