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国家的工业多是否强大,只看材料就行了。”
“材料的研发投入是无底洞的。”
“咱们欠联苏三十五亿卢布的债务看着多吧?但实际上,联苏的科学家们为了提高材料的性能,投入的资金甚至比
这个还多。”
伍相又是一证。
杨振国嘿嘿笑道,
“尤里同志一位外交家,他不是科学家。”
“要是按照外交家的想法,这不过是三套太阳能灯罢了,又能有多少钱?”
“可是在科学家看来,这就是无价之宝!
伍相紧接着问道,
“如果有了你的这套技术,对于联苏的工业水平有没有提高?”
杨振国回答的特别认真,
“那自然是有的,若是他们能够把我的技术给吃透,我相信在计算机、航空航天等某些领域会有大变化的!
伍相眉头大皱:
“苏修现在走的是争霸的路子,他们的技术提高了,对咱们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杨振国就笑:
“我记得我先把技术汇总送给了6010工程部。”
伍相笑的很开心,
“那边的同志们要我感谢你。”
杨振国更开心,
“能够帮助诸位前辈,这是我的荣幸。”
他问道,
“咱们的补给、粮食什么的
伍相轻声道:
“就算饿着我们,也不能饿着他们。
杨振国笑的很开心,他就知道,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伍相问道,
“三十四号特需部供应天下的计划已经逐步推进,最迟到月底,我们就会把全国各个农村都走一遍。”
“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
杨振国解释道,
“确保农村有粮食吃是第一步,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确保农民们以后都得有粮食吃。
“兴修水利、提高化肥的产量、改善良种.”
“这是要做的重点。”
“此外,得把劳动成果适当向农民倾斜。
“咱们咬着牙关还人情付出最大的是农民.…
伍相默然。
农民的粮食七成上缴还债,那付出不是一般的大。
统购统销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杨振国叹道,
“今年来不及了,北方的冬天要猫冬,南方的冬天论寒冷也不比北方少。”
“我们得给他们提供取暖的设备。”
“棉花、燃煤等等。”
“工业化的一个发展就是让人们摆脱对极端天气的束缚。”
“可讲真的,即便是六十年后,遇到了极端天气,最好的办法还是呆在屋里面。
“我唯一担心的是,农民们有没有足够御寒的衣物。”
杨振国供养天下的计划当中,在初始的时候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工人,也没有考虑过城市的居民。
不是他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当时的现实是农业供养城市。
城市的人再怎样,顶多会肚子饿一点点,农民就完全不同了
本着谁出力最多,谁就应该获得嘉奖的想法,杨振国果断的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占据大汉最多数人的农民吃饱喝足,工人自然而然的会得到更好的生活。
什么?
城市的配给制还没有取消?
这话说的,农民现在都在挣工分呢!
伍相庆幸道:
“多亏咱们行动的快,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