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供应天下的杨振国同志,其实一直是在想方设法的让大汉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他掰着手指头数道,
“三十四号特需部升格为三部之后,振国同志定下了个目标——供养天下。”
“但是,你要是细细研究他的细则就会发现,”
“他不是无脑的供养。”
“就拿京畿这次试点来说。”
“振国同志的思路是,农民家里有多少粮食,就给他升级多少粮食。”
“把杂粮换成了白面而已。”
“若是你家里连杂粮都没有,那是换不到的。”
“京畿是如此,等到推广到天下,应该也会如此。”
伍相细细一想,点头称是。
李老爷子来了谈兴,
“当然,今年连续两年大灾,必然会有村落没有粮食储备。”
“振国同志也想到了这一点,他在工分上打起了主意。”
“根本就是一条——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你要是不劳动,除非家里有人养你,要不然,等着饿死吧。”
“这小家伙真的是组织中的栋梁。”
缓了缓,他笑道,
“我跟振国同志谈过,他说,只要我们能够趁着这段时间把水利设施搞好,把路修好,即便再遇这样的灾害,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狼狈。”
“我能够听懂他的意思。”
“他不会一直供养天下。”
“我们也不会让他一直供养。”
伍相点点头:
“振国同志的出现本来就是个特例。”
“他的随身空间虽然神异,但即便连振国同志自己都说不清楚原理。”
“我们得防备随身空间失去那神异能力的一天。”
李老爷子微笑点头。
“对,求人不如求几。”
“人的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