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1 / 2)

太监宫女们跪的跪、急的急, 宁和殿里瞬间乱成了一团。

贤公公下意识看了文清辞一眼,立刻将皇帝身边的位置让了开来。

文清辞带着药箱走上前去,将吊命的药丸喂给了他。

过了小半晌, 皇帝的咳嗽,总算停了下来。

而他的手, 却也不知在什么时候,紧紧地抓住了文清辞的衣袖。

像是抓住了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朕的病,”谢钊临猛地抬眼, 深深地朝文清辞看了过去,“究竟如何?”

说话间他的手指还在不住地颤抖。

慢性汞中毒最常见的症状是焦虑、情绪与精神状态的不稳定,还有头痛头晕和肌肉抽搐。

无论是皇帝自己还是太医, 都不会说他有精神问题。

肌肉抽搐的问题, 文清辞进宫后已基本被解决。

因此谢钊临身上最明显的症状,便是头晕、头痛。

芙旋花丹炼好后,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现在, 肌肉抽搐的情况再次出现。

直到今天深埋于皇帝心中的恐惧,终于随着这一口鲜血涌了出来。

南巡过后,谢钊临看上去苍老了不少。

这几十年来积攒的疲惫, 都在一夕之间袭了上来。

这个问题文清辞早有准备, 他微微行礼,将早早准备好的安抚对方的话说了出来。

穿书意识到皇帝是重金属中毒后, 文清辞原本打算找到源头,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但是现在……他却改变了想法。

“……请陛下放心, 臣定当尽力。”

文清辞说完后过了好一会, 皇帝终于笑着慢慢松开了他的衣袖。

“好, 朕信你。”皇帝的声音低哑, 像是被砂纸磨过一番。

闻言, 文清辞赶忙后退半步、鞠躬行礼。

他没能看到,就在自己弯腰的那一刹那,皇帝看着他若有所思地眯了眯眼睛。

此时皇帝的心中,已经有了考量。

自己不会死。

一定不会。

纵然药石罔效,不是还有文清辞的血能用吗?

自从知道文清辞的身份后,皇帝一直对他以礼相待,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暴露出来,生怕不小心惊扰到文清辞。

这一切为的就是将他留在自己的身边——直到最后关头。

一场秋雨,淋湿了整座雍都,天气一下便冷了下来。

古木梧桐上挂着的叶片,也随着秋风一起坠落。

在美的同时,为太殊宫多添了几分萧索之意。

而这衰败与生命的流逝,也让皇帝愈发紧张。

最近一段时间,皇帝只要不舒服,便会随时将文清辞叫到自己的身边去。

身为太医的他,也因此解锁了许多之前不曾去过的宫室。

比如说现在他所在的百巧楼。

文清辞去之前就觉得这个地方的名字有些耳熟,想了一路终于记起,自己穿书后不久遇到的那个坠井的宫女,就是负责打扫这里的。

熏香燃起,皇帝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趁着这个机会,文清辞忍不住不由环顾四周,认真观察了起来。

这栋楼虽然名叫“百巧楼”,但是乍一眼看去和一般的书房没有什么区别。

……似乎只是桌子,稍大了那么几圈而已。

“百巧楼”里最大的亮点,在于这栋楼的角角落落里,都摆着很多小巧的建筑或者榫卯部件模型。

文清辞还从不知道,皇帝居然有这样的喜好。

“好了……”方才不断抽搐的肌肉一点点平静下来,皇帝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对太医说,“爱卿可以退下了。”

“是,陛下。”

文清辞将银针放回药箱中,整理完后便要提着东西出去。

他的指尖刚碰到药箱,还没来得及握紧提手,便突然脱力。

紧接着,手臂也随之重重一痛。

文清辞下意识低头,朝自己的左手看去。

露在广袖外面的手背尤其苍白,像是用雪雕成的,甚至连指甲盖上都没什么血色。

只有手背上的血管,有一片突兀的青紫。

文清辞将右手轻轻抵在了左手腕上,一点暖意顺着手心传了过来,可是这仍没有唤醒麻木的左臂。

他顿了顿,终于换了一只手将药箱提起,缓步走出了百巧楼。

自始至终,文清辞都面色平静,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慌乱。

没人看出,此时他正咬着牙硬撑。

……自从上次放过一回血后,他的左手便有些无力。

文清辞起先并没有非常在意。

直到那次在运河上捡暖手筒……水里的湿寒之气,一下子便侵蚀了上来,渗入了骨骼与肺腑之中。

哪怕已经过去很长时间,文清辞仍会时不时地咳嗽。

近一段时间,随着气温一点点降低,他左手麻痹的情况也变得愈发严重,并不时生出刺骨的疼痛。

现在连提个药箱都变难了。

走出百巧楼后,文清辞忍不住抬眸,看了一眼阴沉的天空。

……不知不觉中,似乎到了将放在最下方的厚衣取出的时节。

也不知道在北地的谢不逢过得怎么样。

*

上回的棉衣,厚度只算秋装。

雍都的天一点点冷了下来,边塞更不必多说。

回到宫外的忘檀苑后,文清辞将新买的冬装整理放入箱中,一起备进去的还有天慈的解药。

按理来说,谢不逢手中的解药应该是足量的。

但最近几次,文清辞还是以兰妃的名义,为他补了好几次药。

作为母亲兰妃并不知道谢不逢压根没有中毒,回回多备解药给他才正常。

文清辞将箱子里的东西反复检查,确定没有什么问题后,这才将它封箱送到了贤公公那边。

并随着估计一起送到了边塞。

驻守长原镇的将军,自然不敢违抗皇帝的命令和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