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经快被欺负死了,怎滴就不能和离了?”
“再有,不能进祖坟,但可以葬到庙里,或是道观里,难道还能缺了香火不成?”
孙氏和古氏下意识觉得柳杏儿说得不对,但略想想又觉得好像有几分道理。
迎春小丫头听得津津有味,懵里懵懂的似乎懂了,又似乎没懂。
柳杏儿笑道:“婶子是个和顺慈祥的婆婆,嫂子嫁进家门儿日子过得安逸,自己又有一技之长,在婆家也能有几分尊重,自是不能体会我娘的那种绝望,也无法体会我姥姥姥爷的那种心疼和后悔。
自家如珠如宝地养大的女儿,竟然被被别人家那般糟践......
那是在剜他们的心!”
“不能理解我娘娘家人的想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人只要日子能过下去,谁又会去想和离呢?”
“只是我们女子艰难,自是要多为着自己的将来多想些罢了。”
交浅言深是大忌,但孙氏和古氏提起这一茬了,柳杏儿看着可爱的小迎春,没忍住多说了几句。
若她们觉得不妥,第二天自然是不会再带小迎春来了。
甚至可能会立刻带着迎春走。
再有,她这也是在为姜氏将来和柳二顺和离铺路。
“妹子你说得对。”良久,古氏开口了。
“女子的确应该刚强一点儿,将来嫁了人,不能被婆家欺负了也只会一味地忍!”
柳杏儿:“反正女孩子多学点儿东西没错,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那都是屁话!多点儿傍身的本事,自己能挣钱吃穿不求人,不管是在娘家还是在夫家,腰板儿都是硬的!”
“不然那些大户人家嫁闺女,为何要陪嫁那么多的嫁妆?”
“还不是想让闺女在夫家能过得自在一些,不用想花用一点儿,还得问婆家伸手,看婆家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