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才有了通行各国的前提!”
“不错。”朱元璋满意的点头说道:“正是此理。”
造船是很自然就能想到的事情。
只是他却觉得还是有哪里不足。
不由得又是看向了禅房房门。
想知道,朱天还有什么办法。
而此刻。
朱也是已经不假思索的说道:“必须得造大船,另外,还得培养好水手。“
朱天微微点头:“还有呢?”
“还有商人而姚广孝却是终于按擦不住,不由得开口补充道·
“海权的核心在于贸易,自然要有精明商人进行贸易。”
“说的都对,不过其实还有一点很重要的东西。”朱天满意的看了姚广孝一眼,
继续循循善诱:“你们继续想想。”
可是姚广孝等人却是住,在那寞思苦想,却显然是想不到什么办法。
了,可惜就差临门一脚
“是商品啊!
要进行贸易,必须得保证当地人买你的东西,商品才是最主要的东西。
“这一点,我朝也有绝对优势,茶叶,瓷器,丝绸这些都是畅销货。”
“另外一点,则是港口跟海峡。”
“港口,是海运的必要条件,而海峡,则是如同陆权中的交通要道。
“控制这两处地方,就相当于是垄断了海洋运输。”
“咱们先讲港口,毕竟能够运行远洋航行的海船,都可以说是巨船,必须得有优
良的深水港口,才能容纳它们停泊。”
“现在你们先说说,你们对大明境内各大港口的认识。
这下朱却是一脸逼。
他过去二十多年,基本都是在内陆打仗,对出海港口着实认识不深。
可此时,姚广孝那三角眼却是微微一咪,立刻说道:“你是说扬州?
“从唐朝起,扬州就是来往日本的重要港口。”
“当然还有其余港口,比如广州,宁波,泉州等港口,也是兴起于唐代,隆盛于
宋代。”
“但却渐衰落.如今就属扬州港口最为重要。
此时,房门外的朱元璋也是微微点头,冷笑一声道
“这姚广孝不愧是准备造反之人,有些见识。”
自从海禁之后,港口在大明的地位,渐衰落。
港口变得没用,哪怕是朝中官员,也少有能对这些港口如数家珍的.
这姚广孝之前虽是心怀反意,但不得不说,他确实是有些见识.
“标儿,这姚广孝以后可以适当用一用。”朱元璋淡淡说道。
“是,儿臣记下了。”朱标连忙说道。
“还有最重要的是,记好你大哥的话。”朱标微微咪起眼睛说道:“以后得重视起
港口的开发。”
可此时。
朱天却是微微摇头说道:“错了。“
姚广孝顿时一楞。
而朱元璋也是微微一证:“这怎会错的?
他对港口的认识,也就是跟姚广孝一样而已。
扬州港口,已是有几百年的历史,无数内外商贾来往于此。
这可以算是大明诸多港口中,设施最全,商贸最为昌盛的港口。
但朱天居然还瞧不上?士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