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红薯老板(2 / 2)

“这个贱人!”杨潇洒恨恨的骂了一声,继而又怨恨起陈孟秋来,心中忖道:“你想我了就不知道跟我道个歉,跟我直接说吗?”

这可是冤枉陈孟秋了。

陈孟秋哪里知道赵刚是这么一个坑货。

挂断了电话之后,他打了个喷嚏,心中暗忖:“一定是有人想我了。”然后便自己去开了瓶红酒。

原本,杨潇洒在家的时候,他们两个一晚上能喝掉一瓶,现在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再看看多出来一只高脚杯,陈孟秋心里也别扭起来。

倒好了酒,陈孟秋强行按捺下跟杨潇洒打电话的冲动。

想了想赵刚在电话里说的话,他们现在应该是在案子里遇到了棘手的问题。

陈孟秋对“六零七”这个案子只知道个大概,那些记者朋友并不清楚案件的详细始末,告诉陈孟秋的自然也不全,他自己一个人憋在家里胡思乱想,其实是想不出个所以然的。

纵然是“神探”,也是越想越乱。

到后面,脑子里一团糟,陈孟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事情。

小区里突然传来了几声喧嚣,像是喝醉了的人在下面嚷嚷。

“她不理我,我还不理她呢!惯得上天了!”

“算了算了,女人不就是哄哄嘛。”

“不惯她那臭脾气!”

“哎呀,谁叫咱们是男人,男人不就该大度一点?再说了,你难道就一点错都没有?”

“……”

陈孟秋觉得家里太冷清落寞,打开了电视,或有意或无意的调到了钧州市电视台。

电视台上正在播放新闻,画外音说道:“近期,钧州市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英才路科技市场有商家销售窃听、窃照等专业器材。便衣民警对该市场进行了暗访,结果发现部分商户确实存在违法销售窃听、窃照、定位等专业器材的行为,从小小的纽扣,到充电宝,从火柴盒到电插板,你想象不到的东西都有可能是监听、监视设备,而且这些设备价格低廉,从100元到1000元,应有尽有。有商户表示,只需要手机离身30分钟,就能装上隐藏式的监听、监视APP……市局副局长陈志宇表示,《刑法》中明文规定,非法产销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陈孟秋看到了自己叔叔出镜的样子,“宝相庄严”,不觉好笑。

新闻过后,是冗长的广告。

陈孟秋觉得无聊,关掉了电视,端起酒杯,走到了飘窗那里,上了窗台,向下俯瞰,地上已经没有什么人影,似乎醉酒的人已经去了别处。

天上倒是有一轮明月。

陈孟秋念叨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苦笑着转身回来,心想道:“算了,人家说得对,女人不就是哄哄嘛?男人不就该大度一点嘛?”

陈孟秋决定找杨潇洒,跟她和好。

喝了酒,不能开车,陈孟秋步行走出了小区,准备打车。

街上,一阵香气传来,让陈孟秋瞬间起了食欲,那是烤红薯的味道。

街头多了个卖烤红薯的摊贩,手艺好像很不错,每天总是有不少人聚在那里买。

陈孟秋感觉很饿,循着香味走了过去。

那是一辆手推车改造成的移动烤炉,洗红薯,摆放红薯,烤红薯,卖红薯,收钱,全都是一个人完成。

老板有多大年纪看不出来,因为他戴着口罩,眼角能看得出一些细微的鱼尾纹,脖颈的皮肤很白,背部稍稍佝偻,动作娴熟而从容,纵然买红薯的客人多,他也不慌不忙。

陈孟秋过去说要两个烤红薯,老板瞥了他一眼,说道:“刚下炉,你等等。”

声音居然还很好听,陈孟秋分辨出来,对方应该是个中年男子,年龄不会超过50岁。

陈孟秋问道:“能快点吗?”

“不能。”老板不容置疑的说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陈孟秋尴尬的一笑,说道:“那算了,我还有急事,我不买了。”

老板也不再吭声,仍旧熟练的摊面、洗红薯,打开炉盖,用钳子夹出热腾腾的烤熟的红薯,给付过钱的客人装袋。

陈孟秋往回走,几步之后,又忍不住回头张望了一眼,那个老板竟然也正在看他。

对视之下,老板垂下了目光,继续忙活。

陈孟秋忽然有种如芒刺在背的感觉。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卖烤红薯的老板,让他有些不舒服。

他觉得对方应该是认识自己。

可认识自己,其实也并不奇怪,因为有关自己的报道着实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