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及此,周老板忙不迭的站起来朝萧绝一拱手说道:“萧大师,请受老夫一拜”。
“周老板这是干什么,小子可担不起。”萧绝吓的往旁边一闪,哪儿敢受周老板这一拜,不得折寿啊。
周老板不管萧绝,端端正正的把这一拜拜完,而后才直起腰说道:“萧大师,若没有你指引,苏小姐便不会来这里,那我就不会这么快等到苏小姐”。
萧绝一听周老板是为这事谢自己,挠了挠头说道:“周老板您客气了,还是先跟我们说说您为什么要等她吧”。
周老板嗳了一声重新坐下说道:“这事说来话长,要先从我的祖先李清照说起”。
“李清照是周老板的祖先!”萧绝和苏云锦惊的异口同声。
周老板笑着点头解释道:“是的,李清照是我的祖先。只不过在南宋灭亡之后,我们因为一些原因隐姓埋名了而已”。
萧绝和苏云锦一听这其中有故事,不由都是眼睛一亮,竖着耳朵等着听故事。
周老板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跟他们说起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是进士出身,大文豪苏轼的学生。母亲是状元的孙女,一位很有才情的大家闺秀。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这样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有着“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的赞誉。
后来父亲入汴京为官,李家举家迁住汴京,李清照在繁华的汴京崭露头角,博得了才女的雅号,并与十八岁嫁给了心爱的男人赵明诚。
婚后李清照与丈夫琴瑟和鸣,生活幸福美满,这从她那个时期写出来的诗词上就可见一二。然而那个时候正值北宋末期,朝局内忧外患。李父受朝局牵连被罢官,李清照受牵连不得不与丈夫分开,随娘家被贬官到距离汴京遥远的地方。
李清照在只身离开汴京的途中因舟车劳顿和思念过度成疾一病不起,等到了娘家已经奄奄一息。李家那时因被贬官而导致家境窘迫,连给她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李清照在生死边缘挣扎,昏迷了好些天没有醒。
那时候李家人都以为李清照撑不过去了,在她昏迷的第四天就已经开始准备后事。然而到了第五天的时候,她却奇迹般的清醒了。不仅人清醒了,连肺痨都在一夜之间痊愈了。
当时整个李家的人都为之震惊,除了把这事当成菩萨保佑之外,他们也解释不清楚。反正只要李清照活了,其他的倒也没必要追究了。
这个奇迹只有李清照知道原因,而这个原因就是周老板要守住的秘密,也是李清照最大的秘密。说起这个秘密就要把时间倒回李清照的少年时期,那时候的她家境优渥,无忧无虑,时常带着丫鬟们出门游玩。
在一次出门游湖的时候,李清照兴起吃酒,一不小心喝多了,醉醺醺的在船上睡了一觉。醒来之后发现她的船不知道随波逐流漂到了什么地方,周边除了莲花什么都看不到。
李清照当时年少胆大,没有因为迷了方向而害怕,独自划桨在莲花丛中寻找出路。那时正值莲花盛开的季节,她一边划船一边欣赏莲花,突然间就看到了一株很特别的莲花。
那株莲花散发着闪闪金光,她被那些金光勾起了好奇心,当她把船划过去找到那株莲花的时候,上面的金光已经散去,只在莲花的芯蕊里看到了一块莲花形状的白玉。
那莲花白玉雕刻的栩栩如生,一看就令人心生欢喜。李清照以为是哪位小姐游湖时不小心掉的,于是就将它捡回了家。
白玉看起来价值连城,她寻思着应该是位富家小姐丢的。回来之后便让丫鬟去打听有没有哪家小姐丢了莲花白玉。结果找了好几天也没有寻到主人,李清照见找不到它的主人,就将它佩戴在自己身上了。
此后很多年莲花白玉影形不离的挂在李清照的脖子上,李清照一直没有发现它的特别之处。直到她得了肺痨卧床不起,一不小心将血喷到白玉上之后,她才知道它原来是个神奇的东西。
李清照就是被莲花白玉里散发出的金光救活的,痊愈之后的李清照时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研究莲花白玉。她发现这个白玉就像一本书,里面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小字。这些小字她每个都认识,可是组合在一起就看不懂了。
李清照为了研究那些组合在一起的小字耗费了不少心血,可是终其一生也没能参透其中的奥妙。但是每次只要她生重病奄奄一息的时候,都是白玉里的金光将她救活。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李清照能活到70多岁才死,基本都是靠白玉的庇护。她一生虽未参透白玉的奥秘,可她知道白玉择主的规律。那么多年她与白玉互生互息,白玉靠她的才气蕴养,而她则靠白玉的金光保命。
鉴于这种情况,李清照猜想白玉的下一任主人应该也是一位才女,不然它没有办法得到蕴养,也就发挥不了庇护的作用。于是她在死前将白玉交给了她的一个后代,叮嘱他要好好守护,直到一个跟自己很像的女子出现,再把白玉交给那人。
李清照的后代谨遵她的遗命,在金兵入侵南宋之后就隐姓埋名归隐到一个无人认识的地方。就这样一代一代的将守护白玉的责任传下去,他们一代一代的寻找李清照所说的女子,可上千年过去了,依旧没有找到那个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