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2 / 2)

纪实文学和虚构文学不一样,纪实文学不需要发挥太多想象力,要把采访到的资料加以整合,用好读的文字写出来,同时如果能兼顾艺术性就更好了。

对林姝来说写这个不费脑子,还是比较简单的,麻烦的就是被采访对象记忆不是连贯的,回忆也不是个个有重点,他们更专注于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儿、遗憾,长大以后的事情大部分模糊或者没有特别深刻的记忆。

尤其是他们亲历的一些重要事件儿,他们反而很容易几句话带过去,这就需要林姝加以启发,引导他们多回忆多叙说一些。

他们在一些重要时刻的纠结、为难、最终选择、后悔、弥补等等,那些缠绕其中的感情和思想,才是回忆录最重要的部分。

这种感情需要作者来捕捉、接续并且加以合理的升华。

“娘,魏阿姨来啦!”

几个孩子跟盼盼一起在楼下喊。

生怕天冷林姝关着窗户听不见,喊得那叫一声整齐划一,响遏行云。

林姝忙推窗看出去,就见魏玲穿着一身橄榄绿军装,戴着暖和的棉军帽,围着一条大红围脖,正骑车叮铃铃地过来呢。

因为雪还在下,大家也没去扫雪,院子外面被孩子们玩闹踩得有点滑。

魏玲骑车走过的时候滑了一下,自行车就朝一边歪去,“哎、哎——”

她穿着棉裤动作没那么灵活,吓得大叫。

孩子们一拥而上,瞬间给她扶住了,哈哈大笑:“魏阿姨,你别怕!”

魏玲赶紧下了车,“真是多亏了你们呀。”

她从口袋里抓糖塞给盼盼和甜甜,让他俩给孩子们分。

她停下自行车,挎着书包快步往院儿里去,抬头跟和她招手的林姝道:“咱们的画本都印出来上市啦!”

林姝一听也很是高兴,“外面冷,快上楼暖和。”

魏玲跑步上楼,见林姝站在门口等她,便从书包里掏出一堆画册递给她,“两本都非常受欢迎,不只是孩子喜欢,大人们也喜欢看。第一版每本印刷了一千册,就在省内新华书店铺货,结果几天就被抢光了。印刷厂那边又紧急加印五千册,除了书店、书铺,还有学校的学生也集体订购呢。”

她顿了顿,跟着林姝进屋,继续道:“新华书店的主任说想拿一批去外省书店试试,要是受欢迎就再加印。”

虽然这时候不讲版税,对作者来说都是一锤子买卖,但是第二册出版社会给翻倍稿费的!

这么受欢迎呢?

林姝听得很高兴,她给魏玲倒了热茶,然后拿出画册认真地翻看起来。

一本是俩孩子的《生活映像》,一本是她给孩子们做的X启蒙教育绘本。

翻开来还能闻到书页里的油墨味道呢。

这年头纸张和油墨都值钱,除了美术生们买的特殊教材里面页面也会有彩图,其他的基本都是封面彩图,内页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