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新闻网》甚至还专门出了社论来评价此事,顿时将滨城暴露在了全国人民的视野之下。
“老綦,这事儿你得出面了。”
面对滚滚舆情,杜长生也不好受,他专门找到了綦文军,跟他讨论如何解决。
“你也知道,上头的经,到了下面那面有些歪嘴和尚。”
“现在不是经不经的问题,舆情一直不变,对市府的影响太坏了。”
“这事儿我会处理。”
打发走了杜长生,綦文军接连几个电话打出去。
这事儿得先找个背锅的,园林局需要挑个副局出来顶个雷。
安排一个新闻发布会,表示会接受民众的意见进行整改。
一个个的应对法子丢出去,綦文军的一口气就是顺不下来。
网上的言论,他可以当看不见,但是有一点,却被人戳中了。
那就是他的小舅子,的确控制着一家园林公司!
而大搞绿化的他,也能名正言顺地从中上下其手!
“给我查查,那篇文章是谁写的。”
——
苏玉秀看着汹涌的舆情,实在搞不懂李一鸣是怎么敢的。
可不得不说,面对如此舆情,綦文军可谓焦头烂额。
而当这件事在社会层面爆了之后,市府内部的“八卦”点,也从李一鸣身上,转移到了种树事件上了。
这会儿,市府大院儿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在观望着事态的发展。
没有人再关注李一鸣这个小人物。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则跟苏玉秀开始不停的跑招商办。
目标很明确——要项目。
只是招商办的张主任因为有了许忠国的授意,一直死咬着不松口。
哪怕李一鸣摆出了金山县的省级公路十月底就会修好,届时金山县不存在交通问题的事实,结果也是一样。
他的强硬,倒是李一鸣没有想到的。
林正南来滨城眼瞅着已经半个多月了,该考察的也已经考察完了。
如果项目一直拖着不能落地,过了他这个村,可就没有那个店了。
而就在李一鸣一筹莫展的时候,随着一个人的到来,又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京城来的副书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