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1 / 2)

老朴看不出那灰色的扁圆东西是什么,问他:“咋看着有点儿像鳖?”

那人说:“是鳖呀!”

老朴一蹦老远。他从来没见过这样大的鳖。他得意时是吃过鳖的,也懂鳖是马蹄大的最好。他走近,蹲下,两手缩在袖口里,头歪来歪去地看这只鳖精。卖鳖的叫他放心,它活得好着呢。它也怕冷,要是头伸出来脖子老长,多冷得慌。老朴问价,他伸了五个冻得紫黑的手指头在破烂袄袖口上,又翻了一翻。

老朴口袋正好只有十块钱。可买了这个别的都买不成了。卖鳖的对他说这只鳖顶头小猪,省着吃能吃到正月十五,熬它一大盆汤,煮萝卜、红薯叶、榆树皮粉子也香死啦!

老朴还是想和老鳖照个面稳妥些。万一是死货多晦气。他捡了根树棍,在鳖的头前拨了拨,鳖不理会,老朴说:“你可是知道伸头一刀,缩头还是一刀哩!”

卖鳖的汉子把树棍拿过去,捅了捅,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卖鳖的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这时也紧张了,怕它真死了。他又捅得狠些,鳖不伸头,爪子动了动。他又要捅,老朴把树棍夺过来,怕他真的捅死了鳖。他手伸到口袋去掏钱,裤子口袋是漏的,他心里一惊,心想钱一定漏没了。他突然想起什么,抽出衣袋上的钢笔,从里面抽出卷得细细的钞票。那是他临出门时葡萄给他藏的。他说:“怎么把它拎回家呢?”

卖鳖的汉子告诉老朴,鳖是他家养的,他爷爷就开始养它了。他家那时挖一个窑塌一个窑,请了风水先生,说得养只鳖。现在他爷爷死了,他爸两天前也死了,他要不是过年揭不开锅,也不会卖它,养了几十年,也养成家里一口子了,自己怎么也把它吃不下去。老朴慢慢站起身,说他不买了,他也吃不下去他家这一口子。

汉子脸也急白了。他一早来蹲在长途汽车站,就想碰个外地人。本地人都不敢吃鳖,好不容易等到黄昏,才等到个买主。卖了鳖他得去称面,他家八口人全指望卖这只镇窑的精灵过年,家里一口粮也没了。

老朴还是摇头。既然他知道鳖的故事,他说什么也吃不了它了。

“那就八块钱?”

“不是钱不钱的……”

“七块,行不?算你救济俺全家了。七块钱咱全家能吃上半月面汤,都忘不了您!”

老朴心动起来,七块钱,买了一堆鳖肉,还余下三块,说不定够给葡萄买点儿好看的,好玩的。他说:“那就七块钱。你得给我推家去。”他指指汉子的独轮车。汉子一嘴的:“是!是!是!”

两人低下头来搬鳖时,老朴失声叫出来。鳖正伸出它苍老的头。那是个黑里带绿的头,头上有一些绒毛般的苔藓,头颅又大又圆,一条条深深的抬头纹下面,一双阴冷悲凉的眼睛。老朴叫,就因为被这双眼瞄上了。谁被这双眼瞄上也怕。

老朴说什么也不买那只鳖了。

汉子在街上追老朴,嘴里直喊:“六块,六块!”鳖看着这两个追来追去的雄性人类成员,觉着没什么看头,又把它那颗古老的头脸缩了回去。

汉子说:“你要我给你跪下不?”

老朴站下来。老朴这时想到了葡萄的公爹。他也不知道什么让他莫名地悲哀成那样。他去给穷农户分富农户的田地、浮财时,末了还是让他看见这样的穷农户。穷农户还是让他满心酸胀。他自己的浮财也叫人分了,满世界还是这种让他惨不忍睹的穷农户。

老朴把钱给了他,有气无力地说:“你也别找了,全拿去吧。”

穷农户汉子突然叫:“哎呀,毛主席万岁!”眼圈都红了。他迈开耍龙灯的云场步子,把独轮车“吱扭扭”地推进了史屯。他说老朴一定杀不了这鳖祖宗,二十多斤呢。他推荐自己做鳖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