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2 / 2)

我所理解的生活 韩寒 1417 字 11个月前

我取悦不过来,我只想对他们说“你们有眼光”!

有句老话,人生是在失败和跌倒中,逐渐成长的。如果有时光机,你会对曾有的坎坷做修正吗?

大的事情和方向不会修正,但诸如某场比赛出现的失误,喜欢某个姑娘没有去追,路上开车追尾了,这种事情我还是想修正一下。

不回头,向前走,有什么新的打算?

现在做事很奇怪,有一些阻力和事情本身没有关系,如果事情本身只花10的精力,那为了把这个事情做下去,则要花90的精力用于沟通和消除阻力,这个能做那个不能做,这个能写那个不能写,这个能拍那个不能拍,这个能唱那个不能唱……

还有一些来自同行的阻力,很莫名,看你不顺眼,就给你阻力。

这个让我联想到《独唱团》,你是说自己被迫投降了?

《独唱团》是被同行搞掉的。后面有后续的故事,我当时撒了个谎,说团队解散了,其实,我们还在一起,说解散只是避风头。我们在编另一本杂志,三四个月时间,偷偷摸摸做了《幼稚园》,就是用的《独唱团》(二)(三)的稿子,当然所有人的名字都没有上,不然又不能出了,就像《独唱团》一样,毕竟谁再有经济实力,也经不起这样印一次销毁一次的折腾。我还建议大家用自己妈妈的姓,想一个化名,我妈姓周,我化名周怨去,因为我欣赏周恩来,所以用了他名字的反义。结果3个月后,还是有人知道了,而且是同行,写黑材料,我们又不能做了。我真不明白这种莫名其妙的仇恨?就是觉得你卖的太多了吗?有的你觉着是身边处的挺好的同行,结果背后捅你一刀。这还让我想起方粉,通过税务举报,通过公安举报,甚至举报我十几年前写的错别字,公安都没有听明白为什么举报错别字?我真想说,有种你自己来!别躲在后面,你们就是傻b中的傻b,傻b中的怂b。

好在这并没有关闭所有的表达路径,你还可以写小说,可以写杂文,发博客。

但是做的还不够,写的还不够,在2011年写得越来越少了,大概一年只发了20篇左右的博客。我觉得该写的都写了,所有悲剧其实是在重复上演,但我也不能重复写啊,因为写作者对自己的文字是有要求的,你所有用过的词汇不能再用了,你总不能说这个地方参看去年写的文章吧?悲剧只是换了个主角,但形式都一样,而且写来写去,这个悲剧为什么会发生,无非就是制度这些原因。但是今年,还得写,因为这个世界不明事理的傻b太多了。

有可能突破你所说的“写作者对自己文字的要求”,可见你是社会责任感挺重的人。

是的。我觉得消费无处不在,大家说我,还在消费我呢,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在消费这个社会,就看你是向善的还是向恶的;写作者,不写这个写什么?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不适合我写;我从小,就有这种所谓的责任感,记得小时候坐在我爸自行车上,我就说镇上谁谁谁好贪,要打倒他们。只是现在不像小时候那么看待,会分析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同一个人身上有好也有坏的一面,不像小时候,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那么分明和决绝。

通过更多的写作和发言,你是想改变这个社会,而不只是影响?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有这么一句台词,“我和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改变的”。这个台词被很多人当作经典,我不这么认为,首先人会变,其次这个世界也会变。很多时候,我也曾灰心,觉得人似乎不能改变什么,但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改变,机缘巧合,也许有个人,会因为读了《北京青年》周刊的某篇文章,受到某个人观点的影响,就真的改变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