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1 / 2)

铁梨花 严歌苓 1452 字 11个月前

梨花不容分说下了车,把孩子抱到车上,让凤儿也坐上来。

“牛旦儿今天一早给爹送了一罐子羊奶过来。”柳凤说。“看着他病是轻了,就是脸色还不好看。”

梨花说:“烧那么高,我都怕他回不来了。”

那天夜里牛旦沿着河找栓儿,让雨浇了一整夜,又受了那么大惊吓,一场高烧发了好几天。受的寒烧出来倒不是坏事,只是烧退了后,从床上起来了一个更寡言的牛旦。

骡车到了那个学生家门口,凤儿把学生背进门,拔腿便跑回来。她怕学生的父母和她千恩万谢,她没有这份精神去充笑脸寒暄。

其实凤儿心里是感激牛旦的,他病成那样,高烧的胡话都没别的词,只一个劲叫栓儿哥。他的烧只在近傍晚时分发作,清早人带着一身汗酸气就到柳家,替栓儿把几百块土坯托完。天要凉了,柳天赐打算砌一个土坯房做教室,不然学生们长期在窑屋里读书,太坏眼睛。原来栓儿说过,等雨停了就把砌房用的坯托出来,现在他的活只有牛旦接着做了。

“坯都托得差不多了?”梨花问。她似乎猜着凤儿正想到什么。

“还差点儿。”凤儿说,“我出来的时候牛旦还没收工呢。”

柳凤想到下午去给牛旦送茶水,见他挽起裤腿的小腿有一块伤。是和泥时不小心,让耙子碰的。凤儿怕伤口烂,马上从茶壶里倒了些茶水到自己的手巾上,说要给他擦洗一下。牛旦一跳半丈远,脸都憋红了。凤儿也让他弄个大红脸。过去他和做嫂子的凤儿没那么生分,凤儿给栓儿缝衫子,也会给牛旦缝一件,也得在他身上比比量量,免不了肌肤碰肌肤。牛旦这一生分,让凤儿心里一酸:他这个做兄弟的只愿意替栓儿哥担负责任,不愿占有哥哥名下的温存。

老远就看见那盏油灯。灯光里,牛旦干活的身影一时清晰一时朦胧。

凤儿跳下车,见牛旦脱得只剩一条短裤,身上还尽是汗。

“别又累病了!”凤儿说。

牛旦正往木盒里填泥,似乎没听见柳凤的话。

“行了,差不多了!洗洗吃晚饭吧!”她从地上拾起牛旦的衣服、裤子。

牛旦这才发现站在面前的柳凤。“嫂子回来了?”他口齿含混地说。

柳凤朝正在拴骡子的铁梨花看了一眼,她在问梨花:这个牛旦怎么了?客气得就像是昨天刚认识她。梨花从骡车上拿下一捆棉条子,打算纺一纺,再给天赐织个被里子。

没有栓儿,他们晚饭吃得很沉闷。柳天赐有时会放下筷子,把口中的食物重重地咽下去,然后把脸转向梨花的方向。人们都拿着筷子,不敢咀嚼也不敢咽,因为知道天赐会问:“还是没有栓儿的消息吗?”

可这天晚上柳天赐慢慢又把脸从梨花那儿转回来,手慢慢又摸起筷子。他也意识到问那句话很蠢,只能一再、再三证实一个坏消息:栓儿或许凶多吉少。

柳风见父亲一口口往嘴里划拉蜀黍汤,泪水又堵到鼻子里了。

“凤儿!”梨花说。

“嗯?……”

“你梨花婶子倾家荡产也会给你把栓儿找回来,啊?”

天赐又放下筷子。但他还是什么也没说,人们知道他没说的那句话是:“你倾家荡产也找不回来呢?”

第二天早上,铁梨花到了上河镇,找到张吉安,告诉他那间铺面房她要退租。因为牛旦身体不好,照顾不过来。张吉安穿了一身旧布衫裤,腰间扎了根黑板带,稀疏的头发让汗水贴在脑门上。

“我刚刚练完剑,”他似乎没听见她的话。“来来来,坐下陪我喝壶茶!”

铁梨花正要说她还要赶回村里,张吉安拉着她的手,把她拉到椅子前面一捺:“看你愁的!什么事能愁着我的梨花?”

铁梨花不知怎么一来,竟真有点把他当娘家大哥一样胆壮了。

“我欠你那四百块钱,还得再缓缓……”她脱口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