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练主任办公室出来后宋禾脸色立刻多云转晴, 刚刚要是不唬个脸,恐怕不能这么顺利把这些竹荪都拿到手。
相处多年,宋禾知道该怎么最大程度的从练主任手里抠东西。
她愿意帮社员去做一些事儿, 却不代表着她乐意被人使唤去做这些事。
既然推拒不掉, 那就利益最大化。
宋禾看到竹荪的第一眼时就看上了它, 借题发挥都得把它全部拿到手。
嘿嘿, 估计这会儿练主任正志得意满地在那儿笑呢。
想到这, 宋禾又看了看手上的竹荪。
竹荪这玩意儿可难找, 在靠近村落的竹林里找不到, 必须得爬进深山的竹林里才行。
她曾经也不是没去找过,翻了整整一座竹林,花费一个上午的时间,连个竹荪影子都没看到。
后来听公社的老人说, 必须得去深竹林中才可以, 宋禾这才死心。
像小何这种需要去深山中采药的,或许才能采到不少。
不过小何这人不得了, 少有人能从他手上拿到东西,宋禾从前拿钱拿票朝他买竹荪都买不到。最近小何可能有什么事要麻烦练主任,这才拿了一把竹荪给她。
回家的路上,宋禾打算好从空间中拿出一斤排骨来炖竹荪。
排骨是她上次去县城买的, 偷偷找肉铺大叔买了整整五斤,外加三斤筒骨和两根猪脚。
肉铺大叔只管卖肉,但他弟弟却在肉联厂中杀猪, 买肉找他准没错。
这些肉将宋禾一个月的工资花了个精光,幸亏大娃不知道, 要不都得长吁短叹心疼死。
至于主任说的去李家村, 且等等呢。
她打算等狗娃子的回信到了, 看看他的故事有没有被录用再说。
没有的话就算了,如果有的话,刚好可以带着狗娃子的故事一起回李家村,也能帮狗娃子来一把“衣锦还乡”!
人长大后确实有很多烦恼,狗娃子在她家住的那日,简直把肚子中的苦水倒尽。
双胞胎哥哥成绩比他好,明明是一样的年纪他却上了四年级。
这也导致了狗娃子要承受来自父母方的压力,以及周围人的嘲笑。
这段时间狗娃子的自信心受挫得厉害,最近就天天惦记着《少年文艺》的回信,想让自己好好风光一把。
他就想让父母、家人和朋友知道,他狗娃子也是很厉害的!
可回信这么久没来,宋禾原本还满怀信心,现在竟然有些忐忑不安。
厨房中,宋禾心中想着这事儿,但手上动作没停,快速把排骨剁成小块。
剁好后放入开水中焯出血水,然后放到砂锅中炖煮。
猪肉很新鲜,刚从猪上拿下来,就被肉铺大叔交给了宋禾。
没三分钟宋禾又把它放到空间里,所以这会儿猪肉还带着热气呢。
新鲜的猪肉特别好吃,宋禾觉着这时候的猪肉比后世还更香一些,也不知道咋回事儿。
猪肉快炖好后,小学也快放学了。
宋禾心想她炖都炖了,还不如把今天中午的饭都给做好。
这样就可以光明正大给大娃来一句:哇,看吧,姐姐好喜欢你的,超级心疼你的。今天遇到休息日就帮你做饭,不舍得让我们大娃辛苦。
这话说完,她都能想象到大娃会有多感动,或许会高兴得飘起来。
反正她做完这一顿就不要做啦,后天大娃他们就放暑假了。
有了竹荪炖排骨,宋禾就再炒一个地皮菜炒鸡蛋,以及凉拌黄瓜。
等大娃回到家后,宋禾累晕似的瘫倒在椅子上。再漫不经心地把被油崩到的手放在桌子上,最后随口把心疼大娃的话一说,大娃的反应果然不出宋禾意料,都快哭出来了好吗!
“真的吗?姐姐真的心疼我吗?”大娃揉着眼睛,眼泪汪汪。
宋禾沉默点了点头。
感情细腻的大娃呜呜地低声流泪,把一旁小妹和米宝看个牙酸。
米宝在姐姐和大娃之间来回打量,总觉得哪里奇奇怪怪的。
他对情绪很敏感,稍稍有一点不对劲的地方,都会被他捕捉到。
此刻大娃挺对劲的,姐姐不对劲,肯定不对劲!
宋禾察觉到米宝的眼神毫不掩饰地在观察她,顿时有些心虚,不禁伸手把他头转个方向。
虚张声势道:“看啥呢,吃饭!”
三个娃中大娃和小妹还好,米宝是越来越不好糊弄了。
四人坐下盛饭吃,短短一顿饭的时间,一碗鲜美的竹荪汤就被姐弟四人吃个一干二净。
再把竹荪汤端上桌之前,宋禾已经盛了一半出来,估摸着快要下工了,她吩咐道:“大娃你快点把这碗汤端到傅爷爷那儿去,就放在他们的饭桌上,然后别停留赶紧回来。”
大娃点点头,稳稳地端着汤出门,没三分钟就又跑回来。
宋禾也到了要去广播站的时间,只是她出门之时,看到远处的小路上出现小杨的身影。
中午阳光炙热,小杨卖力地蹬着自行车,沿路上还不停地跟人打招。
宋禾想到狗娃子的信,快速往前方跑。
“咋的啦?小禾怎么这么着急?”
老傅几人看宋禾这么急急忙忙的,不由得疑惑。
宋禾大老远回头:“取信呢!”
说着,拐个弯,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中。
七八月份是最热的时候,干了许多天的活,他们身体好上不少,人也黑不少。
就连陆清淮这个天生白皮,刚来时白白嫩嫩的人,此时脸都糙了几分。
他们回到自己的破房子中,还没进屋,便闻到一股肉香。
推开门一看,果然,桌子上放着一碗还冒热气的排骨汤。
老傅长长叹声气,总觉得他们欠了宋禾家不少人情。
他年龄最大,于是开口道:“就别送回去了,接下来活更重,大伙儿补补。”
说完,陆清淮就去做饭。
几人配着这碗排骨竹荪汤吃,把这顿饭吃的有滋有味。
宋禾很细心,在碗里放了六大块肉,刚好一人一个,这让桌上的人感念非常。
在这么敏感的时期,宋禾却愿意亲近他们,跟他们平等相处,这让几人慢慢把她当成自家子侄看待。
正如宋禾一开始所想,一个人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他们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另一边,宋禾急忙跑到幼儿园门口时,小杨也正好在幼儿园门口。
他满头都是汗:“宋禾,有你家的信,但不是写你的名儿。”
宋禾在这瞬间眼睛都亮了:“不是我的名儿就好。”
她赶紧接过信,看到信封上写着“李建华”三个字,又摸到了一本薄薄的书时,心中蓦地便松了口气。
真好!
宋禾先将信件收好,来到广播站,赶着时间播放广播。
读完几篇稿子后,她准确调到930千周的新闻频道。
一段沉稳的男声从广播中传了出来,仿若夏日里的一缕清风,将人身上燥热吹散。
宋禾打开信封,里头不但有回信,还有这期的《少年文艺》以及支票。
回信她没看,翻开《少年文艺》,确认一眼狗娃子确实上榜后,便把所有东西又塞回信封中,然后用糊糊封好信口。
这个《少年文艺》可是全国性的期刊,说起来比宋禾常常投稿的源阳市报逼格还更高些。
十二点四十分,播完广播后,宋禾背着小包,骑着自行车去往李家村。
公社前几年修路是全面修路,不但修了到县城的路,就连各个村子到公社的路都修了一遍。
所以公社去往李家村的路程稍微缩减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