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告别康普隆(2 / 2)

裴洛拉特突然插嘴,怯生生地说:“假如地球那么有力量,又如此坚持保留隐私——姑且这么说——我们的努力又有什么用?你似乎认为地球不会让我们找到,而且若有必要,它还会将我们全部杀害。在这种情况下,难道我们不该放弃整个计划吗?”

“我们似乎应该放弃,这点我承认,但我如此强烈地坚信地球存在,就一定要也一定会把它找到。盖娅不断在提醒我,当我有这么强烈的信念时,我的想法总是正确的。”

“可是我们发现地球之后,如何才能全身而退,老弟?”

“有一个可能,”崔维兹尽力以轻松的口吻说,“由于我具有这种非比寻常的正确判断力,地球或许也会体认到我的价值,而不会对我下手。可是——这就是我想要指出的——我无法确定你们两位是否也能生还,而我担心的正是这件事。我一直有个念头,如今这个念头更强了,那就是我应该带你们两位回到盖娅,然后由我自己继续进行探索。首先断定我必须寻找地球的人,是我而不是你们;看出其中重要性的人,也是我而不是你们;不得不这么做的人,更是我自己而不是你们。所以说,让我来冒这个险吧,你们没有这个必要。让我一个人继续好吗,詹诺夫?”

裴洛拉特将下巴埋在颈际,使他的长脸显得更长。“我不否认自己感到嫉妒,葛兰,可是如果弃你不顾,我会万分羞愧,会无地自容。”

“宝绮思?”

“盖娅绝不会弃你不顾,崔维兹,不论你做什么都一样。假如地球真是个危险的地方,盖娅会尽全力保护你。而扮演宝绮思这个角色的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舍弃裴,如果他决定紧跟着你,那我当然要紧跟着他。”

崔维兹绷着脸说:“很好,我已经给过你们机会了,让我们一起上路吧。”

“一起走。”宝绮思说。

裴洛拉特轻轻一笑,伸手抓住崔维兹的肩头。“永远走在一起。”

<h4>29</h4>

宝绮思说:“你看这里,裴。”

她刚才以手动方式操纵着太空艇的望远镜,但是并没有什么特定目标,只不过想换换脑筋,以免终日沉溺在裴洛拉特的地球传说图书馆中。

裴洛拉特走过来,一只手臂搭在她的肩膀,双眼则向显像屏幕望去。康普隆行星系的气态巨星之一已经出现,经过多次放大后,画面看来就像实物一般庞大。

在彩色的显像中,它的表面呈淡橙色,并带有一些较暗的条纹。由于这颗行星比远星号距离太阳更远,又是从行星轨道面上向它望去,因此看来几乎是个完美的光圈。

“真美丽。”裴洛拉特说。

“中央的条纹延伸到了行星之外,裴。”

裴洛拉特紧皱着眉头说:“你知道吗,宝绮思,我相信真是这样。”

“你想这是一种‘光幻视’吗?”

裴洛拉特说:“我不敢肯定,宝绮思,我跟你一样是太空新兵——葛兰!”

崔维兹对这声叫唤的回应是一句相当微弱的“什么事?”他随着这声回答走进驾驶舱,衣服显得有点皱,好像刚才在床上和衣打过盹——事实也正是如此。

他带着几分不悦说:“拜托!别动那些装置。”

“只不过是望远镜罢了。”裴洛拉特说,“你看那个。”

崔维兹依言看了一眼。“那是一颗气态巨星,根据我获得的资料,他们管它叫葛里亚。”

“只是这样看看,你怎么知道就是那颗?”

“理由之一,”崔维兹说,“根据我们现在和太阳的距离,再考虑各行星的大小以及它们在轨道上的位置——拟定航道时,我已经把这些资料研究得很透彻——此时此刻,它是你唯一能放大到这种程度的行星。另一个理由,是它有个行星环。”

“行星环?”宝绮思困惑不已。

“你们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个又细又暗的条纹,因为我们几乎是从正侧面取景。我们可以急速拉升,离开行星轨道面,让你们有个较佳的视野。你们想不想这么做?”

裴洛拉特说:“我不想让你重新计算位置和航道,葛兰。”

“喔,放心,电脑会帮我处理,不怎么麻烦。”他一面说,一面坐到电脑前,将双手放在那两个手掌轮廓上。接下来,与他的心灵精密调谐的电脑,便开始负责所有的操作。

没有燃料问题也毫无惯性效应的远星号立即加速。对于作出如此回应的电脑与太空艇,崔维兹再度感到一股强烈的爱意。仿佛他的思想化成了动力与指令,又仿佛它就是自己意志的延伸,不但强而有力,而且温驯服从。

难怪基地想把它要回去,也难怪康普隆想将它据为己有。唯一令人讶异的事,是迷信的力量竟然如此之大,令康普隆自动放弃了这个野心。

若有适当的武装,远星号能追击或打败银河中任何一艘船舰,甚至任何一支舰队,只要别碰到另一艘同型号太空艇就好。

当然,它现在没有任何武装。布拉诺市长将太空艇拨给他的时候,至少还有足够的警觉性,没让它配备任何武器。

裴洛拉特与宝绮思注视着显像屏幕,葛里亚星正缓缓地、缓缓地朝他们倾斜。上方的那一极(姑且不论是南极或北极)已经出现,周围有一大圈湍流,下方那一极则被球体的鼓胀部分所遮掩。

在行星顶端,暗面不断侵入橙色部分,使这个美丽的圆盘变得愈来愈不对称。

但更令人兴奋的,或许是中央那道暗纹不再是直线,而渐渐变成一个弧形,就像其他偏北或偏南的条纹一样,只是弧度更为显著。

现在能够看得非常清楚了,中央暗纹的确延伸出行星的边缘,在两侧形成狭窄的弧形。这绝对不是幻象,其本质十分明显。那是由物质所构成的环状天体,沿着行星周围绕一圈,另一侧则隐藏在行星背后。

“我想,这便足以给你们一个概念。”崔维兹说,“假如我们飞到这颗行星的正上方,你们将会看到一个圆形的环,它和这颗行星是同心圆,不过两者完全没有接触。你们还有可能发现,它其实并非单一的环,而是由数个同心环组成。”

“我认为简直不可能,”裴洛拉特愣愣地说,“是什么让它停留在太空的?”

“跟卫星能停留在太空的道理相同。”崔维兹说,“行星环由许多细微的粒子组成,每个粒子都环绕着行星运转。由于这些环距离行星太近,‘潮汐效应’使它们无法聚结成一个球体。”

裴洛拉特摇了摇头。“想想实在太令人难过了,老友。我当了一辈子学者,怎么可能对天文学知道得那么少?”

“而我则对人类的传奇一无所知,没有人能够拥抱所有的知识。事实上,这些行星环没什么稀奇,几乎每颗气态巨星都有,即使有时只是一圈稀薄的尘埃。端点星的太阳所领导的行星家族,碰巧没有真正的气态巨星,因此端点星上的居民,除非是个星际旅行者,或者在大学里修过天文学课程,否则很可能不知道行星环是什么。如果行星环十分宽广,因而明亮且显眼,像现在这个这样,那才是不寻常的现象。它实在壮丽,一定至少有几百公里宽。”

此时,裴洛拉特突然弹响一下手指。“正是这个意思。”

宝绮思吓了一跳。“什么意思,裴?”

裴洛拉特说:“我曾经读过某一首诗的片段,那是一首非常古老的诗,用一种古体的银河标准语写成,很不容易读懂,正好证明它的年代十分久远。不过,我不该抱怨古文体难懂,老弟。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精通好几种古银河语文,即使在工作领域之外对我没什么用处,仍然让我很有成就感——我刚才说什么来着?”

宝绮思说:“一首古诗的片段,亲爱的裴。”

“谢谢你,宝绮思。”然后,裴洛拉特又对崔维兹说,“她总是很注意我在说什么,以便我一旦离题——这是常有的事——她随时能把我拉回来。”

“这是你的魅力之一,裴。”宝绮思微笑着说。

“总之,那个片段主要是在描述地球所在的行星系,至于为何要做这个描述,我并不清楚,因为完整的诗句已经散佚,至少我从来没办法找到。流传下来的只有这一部分,或许是由于其中的天文学内容。总之,它提到第六颗行星拥有光辉灿烂的三重行星环。‘既宽且大,与之相较,世界相形见绌。’你看,我现在还能吟诵呢。以前我不明了行星环是什么东西,我记得曾经设想,也许该行星的一侧有三个圆圈排成一列,但这似乎十分无稽,所以我懒得收在我的图书馆中。我当初没有追根究底,现在想来十分遗憾。”他摇了摇头,又说,“在今日银河中,神话学家是个很孤独的行业,使人忘了追根究底的好处。”

崔维兹安慰他说:“你当初没理会它,也许是正确的态度,詹诺夫,对诗意的文字不可过分认真。”

“但那正是它的意思,”裴洛拉特指着显像屏幕说,“那首诗所提到的景象,正是三个宽阔的同心环,宽度超过了行星本身。”

崔维兹说:“我从来没听过这种事,我认为行星环不可能那么宽,相较于它们所环绕的行星,行星环总是非常狭长。”

裴洛拉特说:“我们也从未听说哪个可住人行星拥有一颗巨大的卫星,或是它的地壳具有放射性,现在这个则是它的第三项唯一性。我们若能找到一颗除了放射性之外,具有一切适宜住人条件的行星,它拥有一颗巨大的卫星,而且在那个行星系中,另一颗行星拥有宽阔的行星环,那就毫无疑问,代表我们发现地球了。”

崔维兹微微一笑。“我同意,詹诺夫,假如我们找到这三项特征,我们就一定找到了地球。”

“假如!”宝绮思叹了一口气。

<h4>30</h4>

他们已经飞越这个行星系各主要世界,此刻正在最远的两颗行星之间继续往外冲,因此在十五亿公里内,并没有任何稍具规模的天体。前方只有一大团彗星云,不会产生多大的重力效应。

远星号已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崔维兹很清楚,理论上来说,这艘太空艇可加速到接近光速,不过他也明白,实际上,十分之一光速已是合理的极限。

以这个速度飞行,能够避开任何稍具质量的物体,却无法闪避太空中无数的尘埃粒子,而为数更多的原子与分子更不在话下。在极高速航行时,即使那么微小的物体也会磨损或刮伤艇体,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害。假如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每个撞向艇体的原子都具有宇宙线的性质。而曝露在无孔不入的宇宙线辐射下,太空艇中每一个人都无法幸免。

在显像屏幕上,远方的恒星看不出任何动静。虽然太空艇以每秒三万公里的速度运动,各方面看起来,它都显得像是静止在太空中。

电脑正在进行长距离扫描,以侦测任何可能与太空艇相撞的物体,它们即使体积有限,仍会构成严重的威胁。在可能性极低的必要情况下,太空艇会稍微转向闪避。但由于可能来袭的物体都很小,相对速度也不太大,而且太空艇改变航向时又不会产生惯性效应,因此根本无法知道是否出现过堪称“千钧一发”的状况。

因此崔维兹一点都不担心这种事,甚至连想都不想。他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丹尼亚多交给他的三组坐标上,而他特别注意的,则是与目前位置最接近的那组坐标。

“坐标有什么问题吗?”裴洛拉特紧张兮兮地问。

“我现在还不能确定。”崔维兹说,“坐标本身并没有用,你还得知道零点在哪里,以及设定坐标的规约——比如说订定距离所依据的方向,用什么当作本初子午线等等。”

“你怎么找得出这些东西?”裴洛拉特茫然问道。

“我取得了端点星以及其他几个已知点相对于康普隆的坐标,只要我将它们输进电脑,电脑便会算出究竟该用哪种规约,这些坐标才能对应端点星以及其他几个点的正确位置。我只是想将这些事在脑中整理一下,这样我就能对电脑发出适当的指令。一旦确定了规约,我们手中的三组禁忌世界坐标值就可能有意义了。”

“只是可能而已?”宝绮思问。

“恐怕只是可能而已。”崔维兹说,“那些毕竟是相当古老的坐标,想必用的是康普隆规约,但无法绝对肯定。万一它们是根据其他规约呢?”

“万一真是这样呢?”

“万一真是这样,我们得到的就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数字。可是,我们好歹也要确定一下。”

他双手在微微发亮的按键上轻快滑动,将必要的资料输进电脑,然后将双手放在桌面的手掌轮廓上,静待电脑确定这些已知坐标所用的规约。答案出来之后,他顿了一下,随即命令电脑使用相同的规约,算出最近一个禁忌世界的位置,最后终于在电脑记忆库的银河地图中,找出了这组坐标对应的地点。

屏幕上出现一个星像场,并且自动迅速移动,在达到停滞状态后又开始不断扩大,将周围各个方向的星辰都挤出屏幕,直到几乎所剩无几。肉眼完全跟不上这种迅疾的变化,以致画面看来只是一团模糊的斑点。最后硕果仅存的,只有边长十分之一秒差距的一个正方范围(根据屏幕下方标示的数值)。然后就一直没有进一步的变化,在漆黑的屏幕上,只剩下六个黯淡的光芒点缀其间。

“哪个才是禁忌世界?”裴洛拉特轻声问道。

“全都不是。”崔维兹说,“其中四颗是红矮星,一颗是准红矮星,另一颗是白矮星。在这些恒星的轨道上,都不可能有可住人世界。”

“单凭这样看一眼,你怎么就知道那些是红矮星?”

崔维兹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恒星,而是电脑记忆库中银河地图的一小部分,其中每颗恒星都标有简介,只不过你无法看到,通常我同样也看不到。可是一旦我的双手和电脑进行接触,像现在这样,那么当我注视某颗恒星时,我就能知道不少的相关资料。”

裴洛拉特以悲伤的语调说:“那么,这些坐标毫无用处了。”

崔维兹抬起头望着他。“不,詹诺夫,我的话还没说完。我们还要考虑时间因素,这组坐标是两万年前的,在这段时间中,那个禁忌世界和康普隆都绕着银河中心公转,两者的公转速度、轨道倾角和离心率都很可能并不相同。因此,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两个世界不是渐渐接近,就是愈来愈远。过了两万年之后,那个禁忌世界如今的位置,和坐标值的偏差可能在半个到五个秒差距之间,当然不会在这个边长十分之一秒差距的方格内。”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以康普隆为原点,让电脑将银河的时间往前推两万年。”

“它能这样做吗?”宝绮思的声音听来有点肃然起敬。

“嗯,它无法使银河本身回到过去,但能让记忆库中的地图时光倒流。”

宝绮思说:“我们能看到任何变化吗?”

“看!”崔维兹说。

屏幕上原有的六颗恒星开始缓缓挪动,此外另有一颗恒星出现在屏幕左侧,并且渐渐向中央漂移。裴洛拉特兴奋地指着它说:“来了!来了!”

崔维兹说:“抱歉,又是一颗红矮星。它们非常普遍,银河中的恒星至少有四分之三是红矮星。”

屏幕上的画面停下来,不再继续移动。

“然后呢?”宝绮思说。

崔维兹答道:“这就是了,这就是银河那一小部分在两万年前的样子。如果那个禁忌世界以平均速度进行星移,就应该出现在屏幕正中央。”

“应该出现,可是没有啊。”宝绮思尖声道。

“的确没有。”崔维兹表示同意,声音几乎不带任何情绪。

裴洛拉特长长叹了一口气。“啊,太糟了,葛兰。”

崔维兹说:“且慢,不要绝望,我原本就并未指望看到那颗恒星。”

“并未指望?”裴洛拉特显得极为讶异。

“是的。我跟你说过,这并不是真实的银河,而是电脑中的银河地图。某颗恒星若没收录在地图中,我们就看不到。如果一颗行星被称为‘禁忌’,而且这个名称沿用了两万年,它就八成不会被收在地图里。事实上果真如此,因为我们看不到它。”

宝绮思说:“或许因为它不存在,所以我们才看不到。康普隆的传说可能是杜撰的,也可能这些坐标并不正确。”

“说得很对。不过,电脑既然找出了那个世界在两万年前的可能位置,就能估计出它如今的坐标。根据做过时间修正的坐标——唯有利用星图我才能作出这个修正——现在我们可以切换到真实的银河星像场。”

宝绮思说:“但你只是假设禁忌世界一直以平均速度进行星移,万一它的速度有异于平均速度呢?这样的话,你得到的坐标就不正确了。”

“说得没错,但是相较于未作时间修正的结果,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根据平均速度的假设作了修正之后,得到的结果将更接近真实的位置。”

“你想得真美!”宝绮思以怀疑的口吻说。

“我正是这么想。”崔维兹说,“但愿不出我所料,现在就让我们看看真实的银河。”

两位旁观者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崔维兹则以轻松的语调慢慢解释(或许是为了缓和自己的紧张情绪,并且延后揭晓谜底的时刻),好像在发表一场演讲。

“观测真实的银河比较困难。”他说,“电脑中的地图是人工产物,不相干的东西都能除去。比如说,如果有个星云遮蔽视线,我可以将它消除;如果视角和我的预期不合,我可以调整到更方便的角度。然而观测真实银河的时候,我必须照单全收,毫无选择的余地。假使我想有所改变,必须在太空中实际变换位置,花的时间会比调整地图多得多。”

当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一团恒星云,里面挤满一颗又一颗的星辰,看来像是一堆散乱的粉末。

崔维兹说:“那是银河某个区段的大角度画面,当然,我想要的是前景。如果我把前景扩大,相较之下背景就会变得朦胧。这个坐标点和康普隆足够接近,所以我应该能将它扩大到和地图中的画面一致。我只消输入必要的指令,但愿我的清醒能撑得足够久。开始!”

星像场陡然扩大,成千上万的恒星被急速推出屏幕。三个人突然觉得向屏幕冲过去,由于感觉过于逼真,他们都不由自主向后一仰,仿佛是对一股推力所产生的自然反应。

先前的画面又出现了,虽然不似地图那般暗,但是六颗恒星都在原先的位置上。此外,在接近中央的部分,还出现了另一颗恒星,它的光芒比其他恒星都明亮许多。

“它在那里。”裴洛拉特悄声道,声音中充满了敬畏。

“可能就是它,我会让电脑摄取它的光谱,然后详加分析。”沉默相当一段时间之后,崔维兹又说:“光谱型为G4,因此它比端点星的太阳小一点并且暗一点,不过要比康普隆的太阳明亮些。电脑的银河地图不该漏掉任何G型恒星,既然这颗遭到遗漏,很可能表示它就是那个禁忌世界所环绕的太阳。”

宝绮思说:“有没有可能到头来却发现,这颗恒星周围根本没有可住人行星?”

“我想,有这个可能。倘若真是那样,我们再设法寻找另外两个禁忌世界。”

宝绮思固执地说:“万一另外两个世界也是空欢喜一场呢?”

“那我们再尝试别的办法。”

“比如说?”

“但愿我知道。”崔维兹绷着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