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果在这次战斗中,小产了。战地医院里,她在强烈的阵痛中,生下了一个男婴。男婴有力的哭声,让远处的枪炮声渐远渐弱起来。
有幸听到婴儿啼哭的士兵们,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那嘹亮的婴啼一直盘桓在他们的记忆里。马起义给孩子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马津京,意思是纪念平津战役。
赵果生孩子时,马起义率领的二十一师正在围攻天津。
赵大刀在战地医院接受了手术。麻药不够,就硬挺着,护士在他的嘴里塞了一条毛巾,那条毛巾生生地被他咬烂了。当两颗子弹从他大腿里取出来时,人也疼晕了过去。
赵大刀这次并没那么幸运,双腿的骨头几乎被子弹击碎了。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他的伤不可能痊愈。
天津解放了,接着北平也和平解放了。平津战役顺利结束。
国民党的队伍,真是兵败如山倒了。随后不久,同样著名的淮海战役打响了。
赵大刀和赵果被迫留在了天津,这里有部队的留守处。许多伤兵和后方的一系列事情都由留守处负责处理。队伍每解放一座城市,都要留下一批数量可观的部队干部,他们要建立新政权,恢复百姓的生活秩序,恢复生产,支援前线的战争。
马起义带着队伍出发前,来到医院和赵大刀告别。天津解放了,赵大刀和许多伤员住进了城里的医院。城里的医院和野战医院比起来,条件好多了。经过恢复,赵大刀的腿伤好多了,气色也很好。他躺在病床上,两条腿缠满了绷带,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马起义走了进来。
这是马起义在赵大刀负伤后,第一次看见赵大刀。见自己的一员虎将倒下了,马起义动了感情,他几步奔过来,抓住了赵大刀的手:大刀,你咋就躺下了呢?平津战役结束了,老蒋往南跑了,我想把一个营交给你,让你去拼、去杀,解放全中国。
赵大刀干干硬硬地叫了一声:师长,我想回部队,跟你们一起南下。
清醒过来的马起义,擦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大刀,你先养伤,等你的伤养好了,我派人来接你。到时候还给你一个营,让你给全师打尖刀。
赵大刀仍然不相信眼前的现实,他眼巴巴地冲马起义说:师长,你们真的把我扔下了?
马起义就批评赵大刀说:怎么是扔下呢?这是养伤,只要你伤好了,啥时候归队,二十一师都是你的家。
赵大刀无语了,他恨自己不争气的腿,如果不是伤在腿上,只要还能走,他就一定会跟着队伍前进。他掉过队,离开队伍的滋味,他尝够了。
后来他听说,不仅他留在了天津,赵果也因为刚生完孩子,留了下来。直到这时,他的心才稍安一些。
马起义直到集合的军号吹响了,才和赵大刀挥手告别。赵大刀坐起来,不舍地望着马师长,仿佛被遗弃的孩子。他哽咽着唤了声:师长——
马起义回了一次头。
他又叫了声:师长——
马起义转过头,眼泪流了下来。
赵大刀已经泪流满面了,他冲马起义举起了手,坐在病床上,向师长敬了一个礼。
马起义和赵果告别的时候,心里又是另一番滋味了。他抱着马津京,在地上转了一圈,又一圈,脸上是笑,心里也是笑。他乐得都合不拢嘴了,然后说了句:老子也有儿子了,哈哈,有儿子了。
赵果就警告他:别转了,孩子会晕的。
他就停下了,看着襁褓中的孩子,一脸豪气地说:儿子,二十年后,你会成为一个好汉,到时候跟爹去打仗。
赵果也一脸神往地说:二十年后,早就不打仗了。那时候,咱们会有好几个孩子,一家人在一起,欢天喜地的过着日子。
马起义受了赵果的感染,也一脸憧憬地说:不打仗当然好,到那时咱们都老了,让孩子孝敬咱们。咱俩也算是革命功臣了,在孩子面前显摆显摆,给他们讲讲当年的事。
马起义的话,让两个人都笑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二十年后,边境线上发生了摩擦。
马津京那年二十一岁,时任沈阳军区某师排长,在那场反击战中,他用年轻的鲜血染红了那一场皑皑的白雪。
刚生完孩子的赵果,一边照料孩子,一边协助留守处的同志处理地方上的事,有时也抽出时间去医院看望赵大刀。
赵大刀已经能拄着双拐在地上走动了。
赵果每次来时,都会给他带来前线最新的消息。
赵果说:淮海战役胜利了,并且全歼黄维兵团。
她还说:百万雄师过长江了,南京解放了。
在这之后,毛泽东用湖南腔的普通话,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历史已经翻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随着部队的节节胜利,大半个中国已经解放了。蒋家王朝已是江河日下,南京一丢,国民党部队真的大势已去,只剩下海南岛仍盘踞着残敌。
赵大刀后来又从赵果的嘴里得知,自己的部队正在为解放海南岛做着战前的准备。
眼见着全国就要解放了,赵大刀的腿伤仍没有痊愈。尽管不用拄拐了,可双腿仍不敢太吃力。他每天摇晃着走进留守处,不论见到谁,都说:我的伤好了,啥时候安排我回部队呀?
留守处的王主任以前是团长,也是长征时的老资格了。他一见到赵大刀就皱眉头,这些日子,他被赵大刀纠缠烦了。赵大刀一见到他,就让他给自己开证明,要求回部队。
王主任就说:我说赵大刀,你现在是能跑还是能跳啊?你跑一个、跳一个,我就让你归队。
赵大刀梗着脖子,做出一副跑的样子,却只晃动了几步,就摔倒了。
王主任就拍着手笑道:哎呀呀,你就别逞能了,你就这样归队,也是个累赘。你就安心养伤吧。
赵大刀望着自己不争气的双腿,眼泪只能在眼圈里含着了。
赵果也过来劝他:大刀哥,你别急,到时候咱们一起归队。
一见赵果,他的情绪便安定下来,脸上却是一副无助和无耐。部队节节胜利,一个胜仗接着一个胜仗,眼看着全国就要解放了。大仗已经没有的打了,他急,也上火。这一切却都无济于事。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就把精力放在了马津京身上。
他抱着马津京,婆婆妈妈地和马津京絮叨着。马津京听不懂,也不和他对话,只咿咿呀呀着,他就自顾自地说:你爹马师长,正在前线打仗呢,他多幸福呀。可你舅赵大刀受伤了,没仗打了,现在只能哄孩子了。你舅着急啊,孩子,你长大了,也去当兵,到时候我们打不动了,你就接着打,哈哈——
在与孩子的絮叨声中,海南岛也解放了。二十一师和大部队班师回朝了。现在的队伍没有大仗可打了,只剩下剿匪了。全国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建设新中国,成了那一时期的首要任务。在这种大背景下,赵大刀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