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1 / 2)

真气时代 造化斋主 1908 字 2024-02-18
🎁网红美女,夜夜笙歌

这是不玩武斗要玩文斗吗?

司明觉得这位妖皇跟他以前遇见的妖族都不一样,以前遇见的妖族都给他一种“异族”的印象,虽然拥有智慧,懂文字能交流,可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下意识地会归类到“蛮夷”之中。

何为蛮夷?禽兽也。

就算是讲兼爱的墨家,同样讲“华夷之辨”,华夷之辨与民族主义不同,它并不是以血缘、地域区分,而是以文化区分,所谓“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即华夏人学了夷狄的文明,也就成了夷狄,夷狄学了华夏的文明,同样是华夏人,这是一种极度开明和自信的认知。

管仲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孟子曰:“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国语·周语》曰:“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

华夏文明对蛮夷的态度从这些内容上就能看得清清楚楚,跟后世所谓的“普世价值”格格不入,有些人把墨家的兼爱平等跟后世的白左圣母思想混同,根本就是个笑话。

然而,眼前的这位妖皇却给司明一种可以文明交流的感觉,非属蛮夷,于是他散去金光,退出了日珥爆发的状态。

“墨子当年传下道统时,妖族只有山野间的两三只,连一方势力都算不上,哪能考虑到那么多,其言‘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也只是局限于人族中。”

墨家的兼爱由此而来,所谓“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爱人之亲若爱其亲”。

可即便是人族之中,墨家的兼爱也不包括蛮夷,更别说非人了。

妖皇赞叹道:“‘皆天之臣’这句话说得好,世间万灵皆天之臣子,如何独将我妖族排斥在外?”

司明道:“权且不论墨家的兼爱是否包含妖族,就算推广至万灵,我墨家又岂会襄助侵略者,须知‘诛不义’乃是我墨家的基石,也是一切主张的底限。”

妖皇道:“吾妖族困于汪洋之底,归墟之中,时时刻刻受死气侵蚀,仅以结界抵挡,而如今结界缝隙日益扩大,若不外求立身之地,迟早要全族尽亡,以汝墨家之义,难道吾族就合该族灭?”

司明皱起了眉头,若对方没有撒谎,那妖族就不是被封印在海底中,或者说,“封印”对他们其实是一种保护,原本人们都认为妖潮是因为封印出现了裂缝,妖兽趁机挣脱了牢笼,袭击牢笼外的人,实际上却是守护结界出现了裂缝,死气入侵,它们不走就只能等死。

妖族不是为了杀人才冲上陆地,而是为了躲避死亡才离开海底。

思量片刻,司明道:“我不清楚你们妖族的处境到底如何,是否跟你说的一样恶劣,但权且当你说的是真话吧,在此前提下,就我个人的看法,倒也不是不能给你们一处容身之地。”

作为一名从网络时代穿越来的人,受过各种幻象文学作品的熏陶,包括西方的精灵、兽人、矮人等设定,东方的妖精、神鬼、幻想乡等传说,以及各种萌系作品里的兽耳娘,因此司明对“异族”的态度是十分包容的,例如几乎所有华人都喜欢的齐天大圣就是一只石猴,而非人类。

此外,跟随师伯萧玄的那只狐妖已经证明,只要外貌相似,画风别太奇葩,大家其实能够接受异族。

妖皇叹道:“能说出这种话,阁下果然与众不同,若天下人人如阁下一般,吾又何须动用极端之法,妖族亦非嗜杀之辈。”

司明忙补充道:“但有一个前提必须说清楚,所谓‘万灵’乃是指智慧生物,似猪狗羊牛等禽兽,墨家再怎么兼爱,也不会兼爱到它们身上,将其视之为人。”

妖皇听懂话中之意,点头道:“这是自然,吾等妖族亦视妖兽为禽兽,正如人视猿猴,又岂会将猿猴当成同类。”

“既是如此,那倒也简单了,素国虽然称霸东大陆,但也不曾占领所有的土地,四周仍有零零碎碎的小国和各个蛮族部落,妖皇若有和平之念,不妨选择……”

“陛下可不能信了这番天真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