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明跟万紫铃一起拾级而上,到了第四层,尚未解开的灯谜就多了起来,两人便开始解题。
司明随便转过一个灯笼,只见上面写着谜题:阎王的告示(打一成语)。
“哈,这也太简单了,当然是‘鬼话连篇’。”
又随手翻过一个,只见谜题是:鬼节被鬼吓(打一成语)。
“叶公好龙呗。”
接着他又看了几个灯笼,基本都是一眼能够看出来的,毫无挑战性可言,忍不住摇了摇头,心中感叹果然是娱乐向活动。
司明没有意识到,作为一名小说家,他的文学功底本来就不错,更重要的是他来自网络时代,接触过大量的讯息,绝大多数的图书资料都能在网上找到免费的,相比眼下这个想读书都只能靠借和抄的时代,光是知识储备他就已经胜过绝大多数的人。
那些自诩文人骚客的秀才书生,一辈子读过的书还没他小学写过的作业本多,他固然没法跟真正的大文豪相比,写八股文、解释经义也赢不了那些常年埋头科举的措大,但像猜灯谜这种考验知识储备和联想反应能力的游戏,他足以胜过此世九成九的文人。
“太弱了太弱了,连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司明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能在这种文学项目上拔剑四顾心茫然,以后莫非还要给自己加一个文武全才的头衔?
一名小沙弥忙跑过,对司明道:“施主,越往上谜题越难,你在这里是杀鸡用牛刀,何不继续往上面走?”真要让司明一个人把这里的灯穗都摘掉,他们也不好做生意。
司明转头询问万紫铃:“要不要挑战更难的?”
“我没意见。”
“那就出发,登高望月。”
两人往上走后,发现谜题的难度果然开始增加,但依然难不住两人,要知道万紫铃也是从小读书学习的,就算知识储备不及司明,可深度上犹有过之,尤其是古文经义上的水准,生前还写过几首诗。
谜题:讲鬼(猜一个字)。
“都说‘古人云’,云就是讲的意思,讲鬼就是云鬼,所以是‘魂’字。”
谜题:做鬼也风流(打一成语)。
“鬼者,已故之人,所以是‘故做多情’。”
两人一路破关斩将,一直上到佛塔顶层,也就是第九层,到了这里,灯谜不再跟鬼有关,毕竟想灯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要能随便想出一大批逻辑合理,主题贴合鬼节,且高难度的灯谜,有这样水准还当啥和尚,考科举当进士不是更好?
谜题:慧心妙解(打一称谓)。
这回司明盯着谜题看了好一会,才解出来:“‘慧’字的心是‘彐’,‘妙’字解体后与‘彐’组合成‘少妇’。”
有了思路后,就简单了许多,再翻一盏灯笼,谜题是:油画一幅挂帘前(打一字)。
这一题比之前更复杂,但灯谜尤其是单字谜的解题技巧其实就那么几种,对于早就熟练掌握应试技巧的司明来说,多试几次便有了答案。
“‘帘前’指的是‘穴’,结合前面的‘油’和‘一’,即是‘演’字,这道题有点滑头,还得将得到的部分重新进行拆解组合,而不是单纯的拼在一起。”
司明说完后,看向旁边的一名和尚,对方负责确认答案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