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瑾奕看着夫人唉声叹气,放下笔,将计划书递过去。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
“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张春花捧过去一看,然后喜出望外,“夫君,你真是神了。”
“你怎么知道我需要这个。”
她有脑子,但不多。
傅瑾奕不一样,他有脑子,有很多。
还会主动观察,帮着家里人解决问题。
找男人,就要找这样的。
她美滋滋地开始研究,遇到不懂的就一起讨论。
傅瑾奕催她吃饭,一边吃一边谈,一不小心吃了两碗饭,一碗汤。
张春花饭后消食,接着跟他讨论。
最后确定出几条可行方案,那就是女子学堂可以跟前来读书的女娃签契约。
包工作机会,并且读书期间包吃包住。
吃喝住的问题解决,还教技能,一年结业就可以去工坊上工,拿工钱。
当然,工坊女工的家人必须签字,三年到十年不等的长约,根据年龄来。
这样就避免很多小姑娘在十岁之前被家里人卖出去。
甚至不到十二岁,就开始生孩子,这一关有一半以上的女子闯不过去,死亡率极高。
此法可行,就是前期要投入的钱多一些。
张春花不在乎,这钱她出了。
而且女娃到女子学堂,可以自己摁手印,然后县衙带人去村子里找村长,女娃父母再签字。
等于是女子学堂跟衙门合作,增加可信度的同时,还能震慑住那些大人们。
给更多的女娃,一个生路的出口。
张春花带人每天在外面跑,很快六个学堂就招了三千人。
已经达到极限,她停下来招生。
就专心监督夫子们教学。
纯女子学堂,用的也全部都是各行各业的女夫子。
这让本来很忐忑的学生们,一个个都放下心来。
领悟能力强的孩子,三个月后就可以入工坊,工钱第一个月要扣一半。
随后就正常发,勤快的女娃,一天能挣到一百多文钱。
那些拿到工钱的女娃家庭,一个个都帮着宣传。
毕竟小女娃们,正常卖出去的价格也就几两银子。
送到女子学堂后,快的话一年不到就挣回来,后面还会源源不断地挣钱。
慢的话,一年出头,也能挣回来。
那谁家卖女娃,这可都是宝。
人,有利可图时,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一传十,十传百。
女子学堂开始爆满,张春花只好将入学的年纪往上提,先收十岁以上的孩子。
其他孩子先登记,等新学堂弄好后,立刻会通知入学。
张彩云主管与商户们对接,工坊的商品要打开销路。
田向书将书本都放下,天天跟着她一起跑。
周子煜中了状元,他不在乎。
但是伍庆和中了二甲进士,请媒人到国公府提亲,他在乎了。
“田三公子,我今天还有两个商家要跑。”
“你不用跟着我,回去读书吧。”张彩云被他跟得也是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