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很快就回来了。”
“娘没事,你让厨房做点醒酒汤给你巧珍姨送过去。”
“晚上你们三个孩子一起吃,娘去休息一会。”张春花站起来,头还是有点晕。
张彩云赶紧扶着娘去休息,在她的记忆里,娘很少喝酒。
有了爹跟小姨父的消息,她心情好,估计也想起了二哥。
对于二哥,她也时常想起来。
如果他一直那么坏,跟爹大哥三哥一样,她一次都不会想。
可他后来变得那么好,真正地成为整个家的顶梁柱。
逃难时,有二哥在,她跟妹妹都安心一些。
侍卫再多那都跟家人不一样。
如果二哥没死,也跟小姨父一样来了消息,那该有多少。
可惜,没有如果,二哥的尸骨已经寻到,段县令帮忙入土为安。
下次再见,人鬼殊途,她会敬二哥一杯酒,给他带爱吃的烧鸡。
从这天起,赵巧珍开始张罗着做新衣裳,开始保养脸蛋。
脾气也比以前好很多,骂人打人都少了。
这样的转变,让工坊里的人感慨春天要来,一个个都以为赵巧珍要二婚。
周铁牛活着并且当了官的消息,张春花跟赵巧珍一起让孩子们先不要说。
等他们安全到家,大家自然晓得。
好事要捂着,要不然容易出变故,尤其是这种升迁,怕被人使坏。
天越来越冷,国子监跟女子书院全部都放假,大家开始猫冬。
接近年关,赵巧珍一日一日地跑到城门口去等。
张春花无事时就陪着她一起,有事时就让她一个人去。
过年人情往来,可是一件大事。
那么多人跟她一起响应,捐钱捐粮捐棉,她得给这些夫人们准备礼物。
有何嬷嬷跟程嬷嬷在,在这些事情上,她学得很快。
这个除夕,傅瑾奕他们没有回来,但是礼物送回来。
周铁牛送给妻儿的礼物,也夹在一起送回来,还有一封歪歪扭扭的家书。
他会写的字并不多,这是一封带图的家书。作为一个看图纸就能做出各种精密武器的男人。
画图挺抽象,反正神似这一块,他做得很好。
跟在傅瑾奕后面,他帮着改良了好几款攻城的武器,又立了大功。
战利品又攒了很多,期盼着团聚。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等的人还没回来。
赵巧珍坐不住了,“姐,我去迎迎他们吧。”
傅瑾奕的家书前些日子就送到,预计归期是二月底。
张春花也是这样跟赵巧珍说的,可现在已经阳春三月。
“你不要着急,暴雨拦住了路。”
“我已经派人去打探,你一个路痴迎上去,很容易错过。”她也着急,可这是急不来的事情。
班师回朝是国事,她们是后宅女子,不能冲动地跑去。
“我听姐姐的话,也不知道铁牛有没有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