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汤。
一个多么小众的名词。
在现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之中,杂粮这两个字似乎已经成为了养生的代名词。
可是在当时那个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的年代,杂粮汤无异于现在的人参鲍鱼粥,能够喝到饱真的是一种奢侈。
直播间当中的网友们听到了周国栋的回忆之后。有一部分年纪比较大的人也开始纷纷站出来科普。
“是啊,那个年代的杂粮汤,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喝得起的,可是他本身却并没有什么太高的营养价值,他最大的好处或许就是能够填饱肚子,仅此而已。”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家开了个小商行,在周围的几个镇子里也算得上是有一些条件的,可是我们也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杂粮汤喝,平时基本上都是以野菜和豆饼过活……”
“楼上的你这么说就有失偏颇了。你不过就是为了保持自己的日常生活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耗费体力和脑力的地方,可是你仔细想一想杨教授这些年以来所经历的事情。他可是为了推动我国的科技发展,在核技术上有所突破,放弃了自己在国外的优渥生活,主动回到国内,他这种从国外千辛万苦回来的科研人才,只能够喝到杂粮汤,难道你还认为这是一种很诱惑的待遇?”
“我可没有这么说,我只是说杂粮汤这个东西并不是什么特别好的东西,希望直播间当中那些比较年轻的后生可不要被一些脑海当中的固有印象所误导。”
………
直播间当中的网友们不断的讨论着杂粮汤方面的事,似乎在他们的内心当中,杂粮汤早就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最为简单和朴素的食物。
他已经和那个时代挂上了钩,而杨教授废寝忘食的进行科研工作,最后找周国栋要杂粮汤的那一幕,更是让人感觉到无比心酸。
此时的周国栋和陈晓鸣都站在杨教授的故居内,这个并不是很大的房间,此时此刻却充满了压抑的氛围。
站在门口的那些游客们,此时都皱紧了眉头。
“真没想到杨教授居然会是一个在科研工作上如此执拗的人,居然为了攻克一到科研难题,而自己一个人足足奋战了那么久,这种信念和毅力,咱们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其中一个中年男人仰起头来,强行压抑着自己想要流下眼泪的情绪,揉了揉发酸的鼻子,开口说道。
旁边的那个中年女人似乎是他的老婆,也是慌忙拿出手帕擦了擦眼角渗出的泪水。
“现在我们的生活之所以能够过得这么好,的确更应该在这个时候忆苦思甜,不能够只是享受现在的时代带给我们的优越,却忘了那个时候老一辈人为了我们未来生活的优越而付出的努力和代价。”
“这或许也就是我们能够在这里看到杨教授故居的初衷吧!”
周国栋对于面前这两个人的分析都感觉到非常满意。
他们显然是刚才非常认真的把陈晓鸣与自己所说出来的话,全部都听到了心里,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如此深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