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元宵,月儿圆,阖家欢乐吃汤圆。
谢爷爷包了两个馅儿的,一个苏子,一个豆沙。
白胖的汤圆盛在碗里,用筷子一戳,里面的甜馅儿便流出来,糯米的清香与苏子豆沙相合,满口甜蜜。
谢爷爷吃了六个,青罗吃了八个,吃完便坐旁边数谢之闵吃了几个,一直数到人吃了十个才一拍手,满意了。
“这啊,叫节节高,喻示着咱们家也越来越好,”谢爷爷摸着胡子笑。
青罗跟着点点头,数他声音最大。
“过来,”谢之闵把碗放好叫人出去。
青罗: “做什么,爷爷可在这呢,你要是打我我就…。。”
“认字。。”谢之闵转身。
“哦。”青罗答得不情不愿的,慢慢起身,这几日谢之闵时不时的便会抽时间教他认字,让青罗拿着小木棍在地上比划。
你别说,昨日还认了五个了。
“昨天教的那几个还知道么,”谢之闵蹲在地上,青罗也蹲着,可即便蹲着,谢之闵也还是高出一点。
青罗拿着小木棍便开始写: “你,我,在……”
还有两个不记得了,青罗抬起头冲谢之闵笑笑。
地上的字虽然歪歪扭扭的,但是也能勉强被认出来。
“嗯,还算可以,名字呢,自己的名字会写了么,”名字是单独教的,他的,青罗的,谢爷爷的,谢之闵都教了青罗一遍。
青罗点点头又道: “但是我不写那样的,我要这样,”
说着,青罗在地上划了几笔,画出一个小螺,然后用木棍点了点螺: “我是这个,”
谢之闵看了一眼,笑了一下: “可以。”
不仅独特,还能让人一眼就认出来。
“今日再学五个,加上昨日忘的两个,便是七个,”说着,谢之闵便在旁边把今日要学的五个写出来。
在学认字上,青罗算是有耐心的,自已也愿意,记性虽一般,但是人聪明,就是学的快忘的也快,谢之闵只能不断重复。
也不知过了多久,青罗总算将今日学的全默对了,能歇息了,他坐在小凳上拿着小棍随意划动: “你这几日怎么教我认起字来了,”
谢之闵: “以后用得上。”
青罗垂着头; “用来做什么?”
“都可以。”谢之闵说的模糊。
青罗不怎么高兴了: “你这人,”
小哥儿站起身把小棍扔了: “不学了。”
谢之闵看着人开始耍脾气了,才叹了口气,将人拉回来: “有事跟你说。”
青罗抱着手撇了他一眼: “说。”
谢之闵看他那小模样,有些好笑,如今脾气是越发大了,但也没说什么: “那日,你不是问我今年种什么么,我想到了,”
“种什么?”青罗来了兴趣。
谢之闵: “你不是喜欢花么,咱们种花,”
左右他不在家地里也是空着的,与其空着不如拿来种些东西,谢之闵已经托人买了十二种花株,每月都能有花盛放。
“真的?”青罗睁大眼睛,可又有些不信: “你不吃饭啦?”
家里的地可都是要拿去种粮食的,要是拿去种花,等到收成的时候可怎么办,花难种不说,他们还没有卖出去的手段。
谢之闵: “自然要吃的,你只管种就好了,少不了你吃的。”
青罗眯起眼睛,觉得事情不对,只是还没等他问,谢之闵先说了: “我在镇上找了活计。”
“那你要去镇上了,跟上回一样么,一去好几天,”青罗听到这儿已经皱起眉头: “我能去么。”
“那里都是汉子,你去不好玩,”谢之闵摇头: “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青罗眨眨眼。
“不知道。”老师傅虽说开始几月隔几天便让他回来一次,但是也没有确切说明,谢之闵给不出承诺。
青罗的笑意已经全没了,他垂着头走到秋千上坐下,看着有些闷闷不乐。
谢之闵本还想告诉他明日一早他便走了,但看着他这样,话就没有说出口。
分别总归是这样,开始不适应,慢慢的就好了,况且青罗身边如今已经多了许多人,即便谢之闵不在,他也找的到人说话。
谢之闵是这样想的,只是不知为何,他看着一个人在秋千上晃荡的青罗,心里还是有些钝痛。
听牛叔说,要是做的好,得了主家的赏识,跟着押几趟镖,一年之后,他想要的便都有了。
一年之后,他便十八了,那时青罗要是愿意,他就向他求亲,然后回家,将家里的屋子好好修缮一番,伺候他爷,一家人过些平常日子,不再出去奔波。
这样想着,谢之闵的手心渐渐紧握。
十五这天的日子像是过的极快,一转眼,天色便暗了。
皓月当空,圆圆的像是一个白银盘子,夜风习习,谢爷爷坐在竹椅上喝着茶,看着相隔极远的两个孙儿。
谢之闵不知在干什么,青罗抱着白耳嘀嘀咕咕的念叨着。
过了一会,夜更沉了些,谢之闵去进屋了,青罗咚咚咚的跑去劈柴,力道之大,谢爷爷都听的心颤。
好不容易劈够了柴,青罗又开始辣手摧花,前院的杂草菜苗都被拔了个遍。
谢之闵将行李收拾好了,刚走出来,便被谢爷爷叫过去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