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实也不是减少,只是正常招收大一的学生而已,不过是因为和以往星空学院的几次扩张比起来,这个比例确实算得上是减少数量了。

四座山六个学院,除了最重要的医学院和专业数量最多的人文学院各自独占一个山头以外,剩下四个学院两两一组。

但即便是这样,这一次的招生人数预计也要达到三万人。

按照规划,星空大学的终极版本大约能容纳二十万师生同时学习生活。

而十座划为教学用的山头大小又相差无几,也就是说每个学院的学生几乎是平均的两万人,分散到每个年级就是五千人。

五千这个人数已经顶得上一些小型的高等教育院校了。

所以,星空学院在每一年的招生压力都不会小。

这里的压力主要是指的老师们的工作压力。

除了最开始的两年阮星回自己也有心理准备知道大概学校初创的时候不会有太多的人很热衷于报考,滤镜也终究只存在于一定的学段中。

这就像是当年星空高中开始招生一样,T省的家长们大多听过星空中学的名声,但是星空高中第一年招生的时候依旧有不少的名额放置到了调剂区。

星空大学也是一样。

不过大学是阮星回最需要精心运营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们能够创造出来的知识和财富都是最多的,也是阮星回在外人面前捂紧马甲最重要的一步。

所以阮星回对于大学招生的标准其实是宁缺毋滥。

学校在招生的时候接受调剂,但也会划下一个最低的标准线,即便是名额还没有招满,但如果剩下的学生成绩都在标准线下,那么阮星回宁可名额空着不要,也不会收的。

初高中的知识其实不算难,不然星空学院最初的那一批学生们也没有办法在刚刚回到学校、什么都落后于人的条件下,短短时间就能够把成绩追回来。

或许有的人是真的搞不定数理化,但不会有人政史地都考不到及格。

如果真的不及格了,那要么是记忆方面有缺陷,要么就是没有认真学。

毕竟政史地这三门课除了地理需要的思维逻辑多一点,尤其是季风洋流那几个单元更偏向于理科逻辑,政治历史这两门课背诵的部分更多,并且还有答题模板可以套用。

三百分的卷子考不到180,不代表人傻,但绝对不符合阮星回对于自己学校学生的期待。

当然,阮星回也不是一点都没有给那些真的偏科的学生们机会的。

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考试的六门科目里,总会有相对擅长一些和不擅长的科目吧?

假设一个学生在地理上实在是没有天赋,但是他语言天赋不错,语文英语把总分提了上来,阮星回也不是不接受。

高考卷面分一共750分,全科及格的分数都能有500了,而这个分数在许多省的高考分数线里,仅仅只比一本线稍微低一点点。

说实话这个成绩真的不算难,绝大多数的人好好学习都能够达到,甚至都不需要学得跟吐血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