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夷正儿八经:“军机不待。”

这回青年倒没有立时炸毛。

他从对方眼中看出一种不假玩笑的严肃。

郭二郎此前口口声声军机,倒也不完全是唬人的。

河东已接近敌腹,武功方面还不知推进得是否顺利,刚刚扎营不久的朔方军正等待着友军的消息,准备随时配合战机,顺河而下攻占潼关。

忐忑、担忧、兴奋,交织的紧张氛围让军营的空气都变得焦灼起来,是一举成功还是滚回西北老家,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一战。

又有几个人能真正放下悬着的心脏,在营帐里睡起大觉?

“算了,你不睡我睡。”

已经精疲力尽的青年无甚力气再和他斗嘴,长长抻个懒腰,抱着陌刀慢悠悠走出帐门。

交接的军医们进进出出,他忽然顿住脚步,扭着脖颈向后看去。

营帐掀开的缝隙中,一道锐利的背影正伫立在人群中,格格不入的枷锁戴在其手腕上,却丝毫不损那端然挺直的姿态。

“军爷看什么?”见他直愣愣杵在原地,路过的年轻军医还不知发生了什么,小心翼翼地问上一句。

“怪人。”

他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若有所思地转眸:“看不出来,你们军医处还真是卧虎藏龙。”

刚刚到任的军医不知所谓地眨眨眼,却见他把刀柄往肩上一抗,大阔步往外走去。

另一头,将炙烤炉甘石悬混剂的制备方案交代给一众下级军医后,李明夷也没有闲着,转手开始准备其他的医疗材料。

作为军医,除了防备最常见的军旅疾病,还需准备大量对付外伤的耗材。现在留在李明夷手里的器械就只有一把手术刀,好在唐朝的外科技术发展极快,大名鼎鼎的柳叶刀在这个时代已经有模有样,配合消毒后的金针和羊肠缝线,足够一些简单的缝合操作顺利进行。

以备万一,他忙里抽空,还制备了些许甜油、活性炭和大蒜素等可能用得上的药物。

只可惜那位神通广大的道长不在,否则他的绝活制氧术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处。

紧锣密鼓地筹备了整日,一眨眼又是天黑。

轮值的人手都换了两拨,见李明夷还没有打算休息的意思,也只略略修整过一会的赵良行不得不摆出撵人的架势:“自己为医,还不知道轻重?快去歇着,万事有老夫在此。”

被上级一点,李明夷才意识到已经连续工作超过二十四小时,也便没有推脱,放下手中刚刚裁剪出的一截敷料,起身准备去小睡一会。

正准备和赵良行交接手头事宜,便听见一道气势汹汹的脚步向军医处靠拢。

两人下意识往门口转头,见帐门被陌刀大剌剌一挑,竟是昨日那位年轻士兵,不打招呼地径直朝他们走来。

修整了一日,人也显得挺拔精神,擦洗过的兵甲凛然掠着冷光。青年来得阔步威风,到了两人面前,被四只眼睛齐刷刷盯着,却只梗着脖子咳了几声,愣是没吐出一个清晰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