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阴云之下夜幕四合,这场瓢泼大雨也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君不犯按照印象里的做法,将山神庙的门窗关上,拉下木闩,这才对着不远处的画像拱手。
“儒门弟子君不犯,借贵宝地避雨,叨扰了。”
画像上只有一个云雾遮掩的背影,笔墨勾勒的云气在烛光下流动,自有安泰如山的古老气韵。
就仿佛那真是一位神明留下的刻印。
君不犯却不在意这些,兀自在灯下坐了取暖,同时恢复气息,仪容,扫去雨中奔行的狼狈,重归一丝不乱。
他正打着,忽然从磅礴的风雨声里听见了一声极轻的、指甲叩击门框的声音:
“叩。”
君不犯动作一顿,侧耳再听,那声音消失了。
他耐心等待片刻,才又等来第二声“叩”。
山神庙有规矩,白日门窗洞开,夜里门扉紧闭。这是因为山林中多精怪妖邪,它们又常在夜晚出没,故而拟来保护百姓。
君不犯是力量低微的儒门中人,秉承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原则,并不打算破坏规矩。
因而他没有起身,只是隔着门道:“山神庙夜里不开门,若要躲雨,檐下自便。”
那叩击声停了,良久也没再响起。
君不犯以为门外之物已经识趣离开,正要继续头发,却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道又低又轻的声线:“外面冷。好冷。”
君不犯的手倏然顿住。
那声音听起来十分青涩稚嫩,应是十一二岁的孩子,虽低却不怯弱,让君不犯隐隐有种熟悉感。
从前不爱经书爱杂书的年岁里,君不犯曾从某部志怪话本中看过一个故事,大意是山中邪祟夜半敲门,故意伪装成熟人的声音和语气唤屋主人出去,待得门一开,便张开布袋似的巨口将其吞下,远遁而去。
故事是假的,但精怪是真的。
君不犯定了定神,说:“门外有廊柱,你躲到那后面,可以挡一挡风雨。”
屋外安静了一会儿,才飘进来一个“好”字。
长明灯的光将糊门窗的纸染成一片暖色,有瘦小的影子投落在上方,在君不犯的注视下挪到廊柱的位置,矮身下去。
看影子,应该是个人。但精怪也能幻化为人形,不可心软。
君不犯抿好鬓边翘起的头发,外面冷不防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像是要把心肝都呕出来一般,衬着雨声,又刺耳又凄凉。
他松开手指,那缕头发又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