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能谈?”
“不行,你硬要讲价,大不了我再找人,”老吴威胁道,直到对方点了头,才露了笑,“这才对嘛,不过我也不叫你吃亏,趁年前,咱们兄弟俩一起赚上一笔如何?”
“还有?”说话的人惊疑道。
老吴挑眉:“你就说要不要吧。”
“要!”
年前这么好的市场,傻子才不干。
哪怕一斤只赚五厘,那也是有赚头的,南方市场那么大,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有需求,完全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这边定了下来,几天过后唐园就得到了再要粮食的消息。
这次人家的手笔比第一回还要大,一口气要两万斤,都不怕她手里没货。
“有吗?”
“有,不过得分批,约四个日期送,”唐园跟孙东说,让他去转达,“还是约在老地方,每提一批付一笔钱。”
生意肯定要做,按之前的算法,两边买卖价格一换算,再用“手工成品”换钱,相当于两万斤粮食换三百万斤粮食。
不过她也没想到这条路子能卖出这么多粮食,提前并没有准备。
跟孙东说过,让他去转达之后,唐园特意联系了一家专门经营粮食的公司,多花了一笔运输费,让人家送货上门。
如今正值粮食丰收期,小麦成品又是M国的主食,电话一打过去,确定运输费和地址,人家就表示能够送货,什么话都没有多说。
之后粮食送到,送货员急匆匆将全部粮食搬下来,收了钱就离开,表示还要往下一家赶。
成功让唐园的小生意在庞大的市场中隐匿。
随后,两万斤粮食分批运回,在货车链的转运下,出现在南方大大小小城市的黑市中。
这时候的价格不再是两毛,也不是两毛二,而是两毛三、两毛四、两毛五,但不管是什么价,只要将粮食拿出来,都能在短时间内卖出。
也因此,那位专门跑货车的老吴吃了甜头,隔三差五都要联系孙东购买粮食。
之后每次要的量不大,基本都在五百斤、一千斤左右徘徊,但林林总总加起来,年前的这段时间,又卖出三万多斤粮食。
至此,年前这一阵,唐园光是卖粮食,就赚了一万多人民币。
第126章 卖屋治病
现在唐园手里是真不缺人民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