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芡实糕长得真好看。”林大志憨笑,倒没那么在意吃不吃得上。
他也见过寻常芡实糕,都是简单的白色或者红色的块状,可眼前这块足足分了四层————最上头是喜庆的大红色,中间夹了橘色,最底下是白色,白色下边好像还有很薄一层豆沙,瞧着非常有馋人。
“今天他们改良了下做法,最上面那层调的是菜汁,往下是放了柿子酱,再往下放了茯苓,底下就是纯红豆沙泥。”
绿色还是不够喜庆,所以最后问荇和老祝商量了下,把芡实糕改成了红色主基调,正好用不同食材搀进去过渡颜色,看着也不突兀。
芡实糕味道清甜,底层豆沙可以很好地提升甜度,同时又不发腻。
顶着郑旺和进宝眼馋的目光,问荇又掰开块,露出里面半凝固的山梅酱,深深叹了口气:“若是热着吃,里头就和藕羹一样是胶状,现在就没那时候口感好了。”
进宝擦了擦嘴角:“没事,我不挑,啥馅儿啥时候都好吃!”
“大人,让我吃一口吧呜呜呜……”
郑旺也眼泪汪汪,凶神恶煞的兵卒显得如同得不到糖的孩子:“我从来没见着这么好看的茯苓糕,问小哥,你肚量大,别计较刚才的话!”
闻笛和两个兵卒也露出眼馋模样,只有黄参岁数大了当鬼都牙齿疼,眼馋也没用,哼了两声佯装什么也看不见。
问荇也不卖关子,将糕饼放在屋里照明的灯油上,火焰迫切地吞噬着芡实糕,眨眼间只剩下掉在桌上的渣。
要不是担心点着桌子,恐怕小鬼们连渣都不会剩下。
郑旺眼疾手快抢到块带着芯儿的,进宝那块是边角料,气得他蹦哒起来要从郑旺手里去抢。
抢不到的小矮子委屈巴巴攥着糕:“傻大个!”
“吃这块。”
一块带着山莓酱的糕点递到他跟前,闻笛声音又细又小:“我和你换。”
“谢谢小闻哥,你最好了!”进宝喜笑颜开接过芡实糕,狠狠白了郑旺一眼。
闻笛露出腼腆的笑。
“你要吃带馅儿的,明天我再寻些来。”
问荇看了心虚的郑旺一眼,对闻笛道:“不用让着他们。”
“不必。”闻笛反应了会,才慌张地回答问荇,“我小时候住在山里头,爹有时候会带芡实糕回来,就是没带馅也没什么甜味的白糕。”
他语调里不知不觉带了怀念:“那时候日子不好过,都是空口吃白糕。”
“后边爹卖箩筐回来带了些糖,娘就做了桂花蜜,用来沾糕饼吃。”
他意识到自己说得有些多,喏喏地住了口:“所以白糕就很好。”
“行,你乐意吃就好,尝尝味吧。”
闻笛小心尝了口,露出惊艳的表情:“很好吃。”
几种食材融得恰到好处,本以为红色的菜汁会吃着突兀,可不知做糕饼的厨子使了什么方子,真就只取了颜色去了味道,反而让红色那层有淡淡的花香味,似是梅花香。
底下的豆沙泥已经磨得很细很细,吃进嘴里也不会泛沙,调味也不似民间叫卖的红豆糕那般甜腻,更像是家里煮红豆粥略微加点赤糖后得来的温润清甜。
几层味道混搭得极妙,整个糕点层次足又清淡。
可他嘴笨,说不出太多夸赞的话,只能默默点头。
“这果酱好香!”进宝扯着嗓子,捧起脸幸福地闭眼,“怎么红红的,还有些桂花的香气呢。”
“果酱里头埋了桂花酱,是我想的法子。”问荇瞧进宝的模样,知道这尝试算是成功了。
“本来是想淋桂花酱,但掌勺说得放些稀罕的花草点缀摆盘,就把桂花酱调进馅里。”
芡实糕是民间朴素的糕点,哪怕端上筵席,披上华贵的外衣,也应当保留些许质朴的、最本真的口味。
听到桂花酱,闻笛略微怔愣。
郑旺将剩下半块递给闻笛:“你也尝尝,馅里头是不是你家那种桂花味。”
他有些不好意思:“方才不该急着抢吃的,我没咬过这块,你别嫌弃。”
郑旺话多,经常会惹着闻笛,没少被黄参教训,他以为是闻笛害怕他不敢接。
闻笛低着头,小心接过半块糕饼:“多谢。”
他咬了口。
是挺像的。
丹桂飘香的时候,他跟在爹娘身后,爹摇着桂花树,他和娘拿竹筐接着桂花。
纷纷扬扬桂花雨落下,有些花瓣落在他的眼皮上,引得他闭着眼睛举起箩筐,节节往后退去。
“怎么样,好不好吃?”郑旺满脸忐忑。
闻笛抿住嘴。
“嗯,很好吃。”
像是来到了混着桂花香和山莓甜的秋季,半大的他身上淋着桂花,迎面而来缱绻的果香。
有人在他的身边,笑着问他味道怎样,够不够甜。
作者有话要说:
低情商:你做得不好吃。
高情商:再做百八十年掌勺位置让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