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春玲把素菜的价格定在一角五分钱一份,荤菜的价格定在三角钱一份。

村民们不爱来想家快餐厅里买素菜吃,不稀罕,毕竟家家户户都种了菜;

但他们很喜欢在晚饭前,来关春玲这儿买两份肉菜。

才三角钱一份,买两份只要六角钱,一家子七八个人,至少够每个人都挟上两三筷子的!

这可比买肉回来自己做更便宜,毕竟一块钱一斤猪肉,自己买肉回来吃,虽然份量会更多,但一没关春玲炒得好吃,二来也舍不得钱。

回去再在自家菜地里掰几颗生菜,一把豆角,瞧,一顿饭有菜有肉的,还只花六角钱,多划算!

所以这么一来,想家快餐厅就会有不少的剩饭。

关春玲想起了之前女儿心心念念要她做的饭糕……

饭糕就是用剩饭做的。

以前她在桐叶镇推板车卖工人饭的时候,也常会剩下几份饭菜。

剩饭只有一个功能——用来做炒饭。

吃多了,就厌了。

关春玲才挖空心思把剩饭做成了饭糕。

她的月月超爱吃,还说要给饭糕取个名字,叫女儿饭糕。

现在,关春玲决定把剩饭加工成女儿饭糕,当成第二天的早点来出售。

但,做给自己吃、和量化制作的过程是不一样的。

当天晚上,关春玲先在她用来盛放菜肴的大型长方型不锈钢盆的底部、四周都抹上一层油;

然后将没卖完的米饭铺了厚厚一层在盆底,中意铺一层没卖完的炒梅干菜,然后再铺一层米饭,最后放进冰箱冷藏。

第二天一早,关春玲用平板铁锅烙完烧饼以后,开始制作女儿饭糕了。

她先用鸡蛋液、酱油、淀粉、水、盐末、五香粉、胡椒份调制了一碗浆水,

然后把昨天收在冰箱里的长方形锈钢盆拿了出来。

里头的米饭已经有些干,表层硬硬的。

用菜刀在略发硬的米糕上划开痕迹,再用刀背慢慢挤开一块一块之间的距离。

这么一来,一块块的米糕就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