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2 / 2)

“我还小。”虽然在美国,十七岁不能用“小”来自居,但在中国,十七岁就是早恋没跑了。而她又不能直接回答有或者没有,如果说有,那么,媒体会想方设法揪出这个“幸运儿”。是的,和斯塔克家的二小姐谈恋爱确实是在别人看来挺幸运的事情;如果说没有,那么,很多名流政要可能会争先恐后的抛出橄榄枝。

这种情况无论中外都是会发生的。

而托尼讨厌接别人递过来的任何东西。

现在全美利坚都知道托尼。斯塔克有个东方脸孔的同母异父的妹妹,她流落在中国十七年,是一位医学天才,正在美国某知名院校读博,再过两个月她就要满十八岁。不但如此,有许多人还发现,照片上和镜头里的女孩儿正是当日“z”病毒事件的唯一幸存者,这事不仅让媒体轰动,就连那些富豪商人也坐不住了,他们给托尼的秘书发去邀请函,希望托尼能携妹来聚。

“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男孩儿?”

“我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般当林兰的答案听起来还很稚嫩的时候,台下就会发出窃窃的笑声。

“你还会回中国吗?”

“当然。”

“但你现在已经是美国人了。”

“回去旅游总行吧。”

大家确实很“关心”她,关心她的私生活居多,因为洛兰。斯塔克是亿万富豪、花花公子的妹妹。这样的头衔总应该带着娱乐精神才对,毕竟她的哥哥在女孩儿这个岁数时万众瞩目,风光无限。媒体就喜欢值得爆料的东西,因为读者会为此买单,虽然林兰肯定会登上明早的头版头条,但他们还是想要更多。

但遗憾的事,林兰给媒体的第一印象就是——中规中矩。

不但回答问题的内容无趣,就连和记者的互动都显得呆板沉默,屡屡冷场,斯塔克小姐远不如斯塔克先生爆料多。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那么没营养,还是会有人提及当年霍华德夫妇车祸的事件,但托尼拒绝回答,林兰自然守口如瓶。dna报告在那儿摆着的,不需要将故人扯进来炒作一二。

偶尔也能出现比较有深度的提问,但通常这样的问题对象都不是斯塔克小姐。

“斯塔克先生,请问,斯塔克小姐将来会继承你工业的一部分吗?”

这是托尼第一次召开记者招待会时,大家没有将全部焦点集中在他身上,这让一向爱出风头的斯塔克先生非常不习惯。他撑着头感觉昏昏欲睡,歪歪扭扭的坐姿显得很慵懒,褐色的眼睛里是生无可恋的放空。

“托尼……”佩普推了他一下。

“是的,当然。”托尼突地坐直身子,“这毫无疑问。”他将手指伸到墨镜里揉了揉睡意朦胧的眼角,“她当然会,因为斯塔克工业也有她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