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 / 2)

>

第58章

黑山村一早就热热闹闹的忙活起来了。今天家家户户都有肉吃,这是多少年没见着的景象了,人人脸上带着笑,比过年还喜气,其中最高兴的要数苗姐儿。

苗姐儿今年十二岁,跟着坡脚下的吴爷爷吴奶奶一起生活。关于她的故事,村里人知道的不多。只知道这孩子可怜。四年前衣着破烂的跑到村子里来,别人一问,她说她娘没了,爹不要,还想把她卖到窑子里去,她这才跑的。她还说她的家在延方县一个村子,离黑山村不知有多远,但是越远越好,总之她不能回去了。

吴爷爷吴奶奶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分家出去单过,他们老两口跟着大儿子。

大儿子吴疾和大儿媳吴陈氏成亲三年没有孩子。眼见着弟弟的孩子都快打酱油了,吴陈氏的肚子还是没有动静,吴疾就想着从别人家抱个孩子养。这时候苗姐儿出现了,吴爷爷吴奶奶看苗姐儿可怜,吴疾和吴陈氏想找个人照顾他们未来的儿子,于是收养了苗姐儿。

一去两年,大儿子吴疾和儿媳吴陈氏还是没孩子,也没抱到别人家的孩子。这年月不灾不荒的,没人愿意把自家孩子送给别人养,尤其是男孩儿。就这样,他们觉得苗姐儿没用,不想要苗姐儿了。可是吴爷爷老两口越和苗姐儿处的久越觉得这孩子听话懂事招人疼,他们要留下苗姐儿。

老两口已经六十多了,基本在田里做不了什么活儿,吃口饭也是要看儿子儿媳脸色的。但他们最终还是留下了苗姐儿。代价就是,大儿子吴疾把吴爷爷吴奶奶还有苗姐儿三个人都赶出了家门。幸好村长从中调解,给三个人要了些粮食和地,还把后山坡坡脚下一处半废弃的茅草屋分给吴爷爷三人,这件事才算了结。

又是两年过去,两个年逾六旬的老人和一个十岁刚出头的娃娃日子过的很艰难。从他们分出去到坡脚下那天起,一家人吃饭从没见过一点儿油花儿。

村里炖兔子这天,苗姐儿起得很早,天还没亮她就到村长家门口了。

村长也起得早,他年纪大了没什么觉,又想到今天要给全村炖兔子,一整晚没怎么睡得实着。兔子昨天就都杀好了。兔皮等过阵子他托人到大麦乡卖了充村费。他算过,如果加上卖兔皮的钱,村费能到一百七八十两。这可是笔大钱。村里有几户人家实在太困难,他在计划把村费拨出一笔专门给这些人用。这么一边想着一边拉开院门,一开门,苗姐儿抬头看向他:“村长,我今天来帮忙。”

*

村宴设在半下午。这是考虑到村里人多数都吃两顿饭,早晨吃了早饭,正好半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再吃一顿,一天的饭就算吃全了。

太阳刚爬上山头,村长家已经来来往往的到处是人了。大家有自己的默契,基本是两三家商量着搬来一套桌椅,然后两三家坐一桌。不过桌椅搬过来后摆放的位置有讲究。辈分高的,和村长近便的,还有捉兔子的功臣都往院里,往好地方坐。平时在村里没啥存在感的就得坐到院外边儿,再有,那些不受村里人待见的,无赖泼皮懒汉之类的坐在最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