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有些意外的提名(2 / 2)

权路巅峰 平和心境 1716 字 1个月前

说实话,清元县出事情,崔良材有一定责任。

现在调整县委书记人选或班子成员,可以说是在替他进行善后,为此就算他心里觉得不爽,嘴里也不好说什么。

张东峰当然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透露给崔良材,只说这件事比较急,走正常程序太费时间,可以考虑特事特办。

就是说组织部和各位班子成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人选,直接拿到班子成员会议上面来进行讨论,最终哪一种意见好,我们就定哪种意见。

临时班子成员会议由周明望负责记录。

在会议上,张东峰直接说道:“由于清元县班子出了一些状况,所以召开这次临时会议。

大家只讨论一个问题,就是清元县的班子配备问题。”

“之所以一直没有打算对各县班子成员进行大调整,主要是准备把这件工作留到换届之前。

现在看来,清元县的班子不调整不行了。”

“正如有些班子成员担心的那样,清元县的班子如果不能尽快落实,可能还会出问题。

对此我本人也感到忧虑。”

“不过事出突然,清元县班子到底怎么定、怎么调整?我来不及和所有班子成员征求意见,只能提交班子成员会议进行讨论,希望大家各抒己见,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崔良材接着发言:“我完全同意召开这次临时会议。

清元县出了这样的事情,市委确实需要当机立断,迅速稳定清元县班子,稳定清元县局面。

考虑到这是组织人事工作,希望组织部能够先拿一个方案出来。”

任兴平还在省城,未能到会,接下来就轮到钟华池发言:“戴建义出事的消息传到市里,当天任兴平同志就主持召开了小范围的紧急会议。

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就是讨论清元县班子问题。”

“在当天的会议上形成了两个方案。

一是临时过度方案,即由樊子平同志暂时主持清元县委县府工作。

具体的人事安排,等市班子成员会议讨论后再决定。”

“此外,还有一个备选方案。

考虑到清元县情况非常特殊,戴建义出事后,清元县班子成员情况比较复杂,临时指定现有的班子成员中的哪一个人,都有利也有弊,所以,组织部建议由从省财政厅下来挂职锻炼的汪俊能同志临时负责。”

“最后,任兴平同志觉得备选方案不好,决定采用第一方案,并且分别和张东峰同志以及崔良材同志交换意见,最终确定由樊子平同志临时主持清元县委县府工作。”

“由于这一次情况非常特殊、非常突然,组织部根本来不及就清元县的班子问题进行讨论。

我个人的意见,还是二选一。

要么将樊子平同志明确为清元县委委书记:要么由汪俊能同志担任清元县委书记。”

李玉河作为市委秘书长,在常委中排名最后,但今天的会议内容非同小可,他顾不得身份排名,急于站出来表态:“汪俊能同志是省城财政厅下派来挂职锻炼的干部,省财政厅会不会对他有所考虑?我们这样做,会不会打乱省财政厅的安排?”

“以我看,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还是选择樊子平同志担任清元县委书记比较稳妥。”

钟华池进行说明:“下来挂职锻炼的干部在当地留下来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先例,这样的先例还很多。”

崔良材接话道:“是不是应该先征求省财政厅的意见,我们再进行讨论?”

张东峰摆了摆手:“如果我们先征求了意见,而市委常委会又无法形成统一意见,影响恐怕不太好。”

停了停,张东峰喝了一口水,接着说道:“有一件事,我要向大家进行通报。

任兴平同志的父亲住院,任兴平在省城照顾。”

“今天上午,他给我打电话,主要是为了两件事情。

第一、他向我请假。

第二、他非常关心清元县的现状。”

“樊子平同志临时主持清元县委县府工作,是任兴平同志和组织部的相关同志一起商定的,出发点是好的。

只是这个决定,不仅没有稳定清元县的局面,反而有继续混乱的迹象。”

“任兴平同志对此感到非常不安,他对我说,说明这个决定可能有点问题,是他没处理好。”

“我劝慰他,这件事,不仅仅是你和组织部会议决定的,也分别征求了我和良材同志的意见,我和良材同志,都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说,这个决定需要检讨,我们三个人都有责任。

在电话里,任兴平同志表达了一种意见,希望快点把清元县的班子定下来,他也倾向于由汪俊能同志来桃这个担子。”

“既然他有此提议,人又在省城,我和任兴平同志进行商量,希望他能抽出时间去一趟省财政厅,和他们进行协商。”

张东峰的这番话说的很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