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签个五六年协议,是因为她也害怕饺子生意后面做不成。
改革开放以后,新奇的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饭店也会推出各色各样的美食,饺子也不再是人们需求的唯一美食了。
她先签一年,看看饺子生意能撑多久,如果还能延续,那再签几年也可。
宋书晚的要求也不高,而且现在上面都在推广个体户,刘兴华也想做个典型例子,让自己的政绩能够更好看点。
以前没做,那是有所顾忌,现在有人求上门了,他也就顺水推舟做了。
刘兴华故作沉思了片刻,才问道:“你的饺子铺开在哪儿了?生意怎么样?我们粮食局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卖给你们,也要做个调查。”
宋书晚笑道:“就开在电缆电线厂旁边,生意很不错。”
说着,她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饺子拿了出来。
“这是今天刚包的饺子,你带回家尝尝。”
刘兴华看了眼饭盒里的饺子,一个个包的像金元宝一样,满意地点点头:“我早就听说那边开了个饺子铺,一直想过去看看,但没时间。你这名声算是打出去了,我先打个申请,给领导们看看,大概要一周的时间才能给你答复。”
宋书晚也知道这事儿急不得,笑着道:“不着急,只要这事能成就行了,后面需要做什么,直接和我说就是了,我都会配合。”
前世,她也和公家单位打过交道,知道程序繁琐,流程多。
事情已经谈的差不多了,虽没有签订合同,但刘兴华已经拍着胸脯保证。
有了刘兴华的保证,宋书晚心里也踏实一点,不过合同没签订下来,都有可能出现意外。
宋书晚知道现在也急不得,只能过两天再来问问。
出了粮食局,刘大厨拉着宋书晚,急迫地问道:“刚才刘主任说了,如果签订一年的合同必须先交定金,定金可不低啊!你就不怕到时候卖不出去?或者出其他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