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全面封锁(2 / 2)

三塑强汉 深山老僧 1021 字 8天前

否则无法解释青州军仅用半年时间,就可以平复张举、张纯、丘力居的乌桓之叛。

不过,也无须太过担忧。

因为青州军快速平定乌桓叛乱,说明青州军必然会死伤惨重。

尽管如此,身经百战的董卓,也没到不敢一战的程度。

让董卓心神不宁、暴躁异常的,不是上述这些,而是小皇帝不见了。

事情非常诡异,昨晚还有内侍、宫女盯着陛下入睡。第二天一早,床榻之上,却空空如也,凭空消失了。

李儒是知道青州护民军的。兖徐犯青州后,青州就组建了这么一支护民军。

可李儒从来没把青州护民军当回事。

按李儒的理解,护民军又能强到哪儿去?无非是由一些农夫组织起来的乌合之众。

当初,先帝下旨,让青州护民军出动,去平复幽州叛乱,他还窍以为,这是先帝借刀杀人之计,以此来削弱青州。

谁知道,刚刚过去半年,朝廷就接到了护民军的捷报,说是护民军大胜,幽州恢复了平静,边境也安然无恙。

按李儒想来,这么快就平定了叛乱,护民军的死伤必不在少数。

而且护民军还要守护北境,不可能有力量插手京都之事。

董卓、丁原进京后,他分析了天下兵马,发现大汉就两支强军。

一是吕布带入京都、由丁原节制的并州狼骑和数千步卒;二是董卓带来了西凉铁骑、虎狼之师。

他两边都招惹不起,自然一点不敢冒头。

谁知道,吕布竟然刺杀了其义父丁原,转而投在董卓麾下,又拜了董卓为义父。

李儒审时度势,认为董卓把控朝堂已成定局。

他自然毫不犹豫,马上为董卓献计献策,向董卓表忠心。

他亲自毒杀自己过去的主子,为董卓献上废少帝立刘协的毒计,还出谋划策,让董卓召集群臣,逼迫群臣同意。

如此断绝自己后路的一系列谋划,确实取得了董卓的宠信。

而如果没有护民军的出现,李儒的所有谋划,都能让董卓进可攻,退可守。

最差的情况,也无非是封锁函谷,退避三辅罢了。

然而,护民军的突然出现,打破了李儒的全部谋划。

李傕、张济、牛辅、郭汜的四支兵马,已经全部联络不上了。

既没有军情送入洛阳,派出去联络的人,也都如石沉大海。

李儒判断,外部的兵马,大概率已经凶多吉少。

至少,他们也是自身难保的状态。

否则,他们不会不给董卓传信,更是会拼死杀向洛阳。

他判断,董卓实际上已经被四面合围,困于洛阳了。

好在他及时劝告董卓,尽快把华雄从旋门关撤回洛阳,从而增加洛阳城内的一些实力。

洛阳城高墙厚,守城器械充实,储粮极多。凭借董卓手下的百战之兵,守上几年,根本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