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迦异听到这话以后大惊失色。
他明白自己父亲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
可是他还年轻,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这么快就能够接替父亲。
因此一时之间显得有些慌乱。
“父亲现在事情还没有坏到那种地步,而且这里的唐军只有三万。”
“我们双方兵力加起来是他们的几倍之多,他们打不赢我们的。”
阁罗凤叹了一口气,缓缓摇了摇头。
“汉人的兵法之中有一句话叫做攻其必救,现在他们打太和城。”
“就是要逼着我们退兵,如果我们不退就没了后路。”
“这时候人家不需要进攻,就去了他后面拖着我们,等到太和城拿下即可。”
事情已经是明摆着了。
只要太和城被拿下,那么他们就失去了退路。
太和城现在兵力空虚,而且囤积有大量的粮草,没有了这些东西。
他们还拿什么作战?
凤迦异一开始没有想到这些,可是听到这话以后,脸色微微一变。
他也意识到此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
“可是父亲,现在我们连自己都保不住了,如何能够保证让吐蕃人离开?”
阁罗凤看了他一眼,“相较而言,吐蕃没有大唐的实力强悍,因此他们不会占领南诏。”
“大唐则不同,我们这次反抗大唐,必定会让他们恨之入骨。”
“到时候会拿下我南诏之地,从此以后我南诏之民就再无其国了。”
言下之意很明显。
只要吐蕃人实力尚在,还能够帮助他们南诏人复国。
要不然的话,这次大唐军队打赢此战以后,他们南诏必然灭国。
阁罗凤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凤迦异这一下才明白过来,为什么自己父亲会让他拼命保住吐蕃的军队。
这是为了将来做考虑。
想明白了这一点,他躬身行了一礼。
“孩儿明白了。”
阁罗凤没有再说什么迈步走了出去。
此时在山上。
李瑁看了一眼匆匆入内的封常清。
“如何可是山下的敌军有了什么动向?”
封常清轻轻点了点头,“按照人的军营里出现人马调动的迹象,所以我料想他们是想撤军。”
“想必是李将军他们已经到太和城下!”
李瑁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来。
“终于决定要撤军,不过现在想走为时已晚。”
随后他便对封常清吩咐道:“去把小李将军请来。”
过不多时李贞元和封常清匆匆入内。
李瑁看向的人直接开口说道:“现如今阁罗凤必然是已经察觉到不妥,因此想要撤兵。”
“所以我军这边也要提前做好布置,记住一定要咬住吐蕃人的人马。”
听到这话,李贞元脸上露出不解的神色。
“敢问王爷为何做如此安排?难道说这其中还有什么分别不成?”
李瑁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来,开头解释。
“南诏人之所以有勇气起兵反唐,主要就是因为有吐蕃人的支持!”
“我们只要拖住他们,阁罗凤就算是带兵返回,李嗣业将军也能够一战而胜之。”
“毕竟他们连续征战,就算是还有战心却已无战力了。”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一抹傲然之色。
“那么这一战我们就赢定了,而且我们要尽量的把吐蕃人留下来。”
“只有这样,接下来我们在经营南诏之时,遇到的阻力才会小一些。”
他这么一解释,李贞元瞬间就明白过来,这位王爷的打算。
于是轻轻点了点头,没有再发出疑问。
而此时旁边的封常清,心中已经佩服的不行。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李贞元因为自己父亲之死,一心想着报仇,对于局势的判断明显出现了偏差。
但是封常清看得很清楚。
李瑁这么安排,明显就是想要断了南诏人将来复起的可能。
如果吐蕃人在这里损失太过惨重。
那么将来南诏除了投降以外,根本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之所以会出现眼前这个局面,那就说明,李瑁从一开始就已经谋划到了这种地步。
孙子兵法有云,善谋者谋于势,不善谋者谋于术。
李瑁从一开始谋划,只是对他们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具体怎么做全靠他们自己在下面看着办。
可是整体形势都在李瑁的掌控之中。
如今一步步走来,原本唐军已经走到了绝境,如今竟然绝处逢生。
每每想到这一点,就让封常清在心中大为惊叹。
哪怕就是他提前知道这一切,重新推演也未必能够做得如此轻松写意。
可是这件事情在李瑁手中就吃饭喝水一般轻松自在。
好像在无形之间就把一场危局给扭转了过来。
放眼大唐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这种地步?
这让封常清心中不由的想到一个人,唐太宗李世民!
同样年纪轻轻,领兵之后在战场上表现惊艳。
对于战局的把握,无人能出其右。
现如今大唐虽然说表面上看起来,还算可以。
可是这一次南诏之战让封常清更加认定了,大唐内部已经腐朽不堪。
像是边关这种关系到家国大事的重要位置上。
节度使任命竟然能够选出鲜于仲通这种无能之辈。
这简直就是在拿大唐的国运开玩笑。
说老实话,一开始封常清,觉得李瑁这么做是准备谋反。
他的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抵触的。
不过苦于自己没有出身,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就是现在,他不这么想了。
如今大唐天下已经到了如此地步,皇帝也越来越奢靡,沉迷于美色之间。
在如此情况之下,大唐必须要有一位明主。
才能够止住眼前的颓势。
如若不然到将来必然有天崩地裂之时。
此时就听到李瑁开口下令。
“封常清听令,我命你带领新整编的人马,合为一队,在前方探路刺探消息。”
“同时骚扰吐蕃军队,让他们不能重复从速退去。”
随后他转头看向了李贞元。
“李将军听令,由你率领本部人马,在后追击,要不徐不疾,不得妄动!”
“是战是退,一切就要听从我的命令为令者斩,你可听清楚了?”
李贞元此时对这位王爷也是佩服至极。
自己老爹带兵出征之时,就已经不看好此战。
可是在这位年轻的王爷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