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你可听清楚了(1 / 2)

🎁网红美女,夜夜笙歌

凤迦异听到这话以后大惊失色。

他明白自己父亲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

可是他还年轻,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这么快就能够接替父亲。

因此一时之间显得有些慌乱。

“父亲现在事情还没有坏到那种地步,而且这里的唐军只有三万。”

“我们双方兵力加起来是他们的几倍之多,他们打不赢我们的。”

阁罗凤叹了一口气,缓缓摇了摇头。

“汉人的兵法之中有一句话叫做攻其必救,现在他们打太和城。”

“就是要逼着我们退兵,如果我们不退就没了后路。”

“这时候人家不需要进攻,就去了他后面拖着我们,等到太和城拿下即可。”

事情已经是明摆着了。

只要太和城被拿下,那么他们就失去了退路。

太和城现在兵力空虚,而且囤积有大量的粮草,没有了这些东西。

他们还拿什么作战?

凤迦异一开始没有想到这些,可是听到这话以后,脸色微微一变。

他也意识到此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

“可是父亲,现在我们连自己都保不住了,如何能够保证让吐蕃人离开?”

阁罗凤看了他一眼,“相较而言,吐蕃没有大唐的实力强悍,因此他们不会占领南诏。”

“大唐则不同,我们这次反抗大唐,必定会让他们恨之入骨。”

“到时候会拿下我南诏之地,从此以后我南诏之民就再无其国了。”

言下之意很明显。

只要吐蕃人实力尚在,还能够帮助他们南诏人复国。

要不然的话,这次大唐军队打赢此战以后,他们南诏必然灭国。

阁罗凤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凤迦异这一下才明白过来,为什么自己父亲会让他拼命保住吐蕃的军队。

这是为了将来做考虑。

想明白了这一点,他躬身行了一礼。

“孩儿明白了。”

阁罗凤没有再说什么迈步走了出去。

此时在山上。

李瑁看了一眼匆匆入内的封常清。

“如何可是山下的敌军有了什么动向?”

封常清轻轻点了点头,“按照人的军营里出现人马调动的迹象,所以我料想他们是想撤军。”

“想必是李将军他们已经到太和城下!”

李瑁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来。

“终于决定要撤军,不过现在想走为时已晚。”

随后他便对封常清吩咐道:“去把小李将军请来。”

过不多时李贞元和封常清匆匆入内。

李瑁看向的人直接开口说道:“现如今阁罗凤必然是已经察觉到不妥,因此想要撤兵。”

“所以我军这边也要提前做好布置,记住一定要咬住吐蕃人的人马。”

听到这话,李贞元脸上露出不解的神色。

“敢问王爷为何做如此安排?难道说这其中还有什么分别不成?”

李瑁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来,开头解释。

“南诏人之所以有勇气起兵反唐,主要就是因为有吐蕃人的支持!”

“我们只要拖住他们,阁罗凤就算是带兵返回,李嗣业将军也能够一战而胜之。”

“毕竟他们连续征战,就算是还有战心却已无战力了。”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一抹傲然之色。

“那么这一战我们就赢定了,而且我们要尽量的把吐蕃人留下来。”

“只有这样,接下来我们在经营南诏之时,遇到的阻力才会小一些。”

他这么一解释,李贞元瞬间就明白过来,这位王爷的打算。

于是轻轻点了点头,没有再发出疑问。

而此时旁边的封常清,心中已经佩服的不行。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李贞元因为自己父亲之死,一心想着报仇,对于局势的判断明显出现了偏差。

但是封常清看得很清楚。

李瑁这么安排,明显就是想要断了南诏人将来复起的可能。

如果吐蕃人在这里损失太过惨重。

那么将来南诏除了投降以外,根本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之所以会出现眼前这个局面,那就说明,李瑁从一开始就已经谋划到了这种地步。

孙子兵法有云,善谋者谋于势,不善谋者谋于术。

李瑁从一开始谋划,只是对他们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具体怎么做全靠他们自己在下面看着办。

可是整体形势都在李瑁的掌控之中。

如今一步步走来,原本唐军已经走到了绝境,如今竟然绝处逢生。

每每想到这一点,就让封常清在心中大为惊叹。

哪怕就是他提前知道这一切,重新推演也未必能够做得如此轻松写意。

可是这件事情在李瑁手中就吃饭喝水一般轻松自在。

好像在无形之间就把一场危局给扭转了过来。

放眼大唐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这种地步?

这让封常清心中不由的想到一个人,唐太宗李世民!

同样年纪轻轻,领兵之后在战场上表现惊艳。

对于战局的把握,无人能出其右。

现如今大唐虽然说表面上看起来,还算可以。

可是这一次南诏之战让封常清更加认定了,大唐内部已经腐朽不堪。

像是边关这种关系到家国大事的重要位置上。

节度使任命竟然能够选出鲜于仲通这种无能之辈。

这简直就是在拿大唐的国运开玩笑。

说老实话,一开始封常清,觉得李瑁这么做是准备谋反。

他的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抵触的。

不过苦于自己没有出身,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就是现在,他不这么想了。

如今大唐天下已经到了如此地步,皇帝也越来越奢靡,沉迷于美色之间。

在如此情况之下,大唐必须要有一位明主。

才能够止住眼前的颓势。

如若不然到将来必然有天崩地裂之时。

此时就听到李瑁开口下令。

“封常清听令,我命你带领新整编的人马,合为一队,在前方探路刺探消息。”

“同时骚扰吐蕃军队,让他们不能重复从速退去。”

随后他转头看向了李贞元。

“李将军听令,由你率领本部人马,在后追击,要不徐不疾,不得妄动!”

“是战是退,一切就要听从我的命令为令者斩,你可听清楚了?”

李贞元此时对这位王爷也是佩服至极。

自己老爹带兵出征之时,就已经不看好此战。

可是在这位年轻的王爷面前。



底部预留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