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是不是要造反(1 / 2)

🎁网红美女,夜夜笙歌

虽然李嗣业这么说,但是李瑁看得出来,他心中还是有所担忧。

不过这都没关系。

想要笼络住手下有本事的人,首先身为上位者,你自己必须要有能力才行。

要不然的话,做事情一出手就是昏招。

下面人光给你擦屁股,时间一长,心中必然会有怨言。

虽然说跟李嗣业认识的时间最长。

但是因为李嗣业去了幽州走一趟,中间交往之时多少还是有些避讳。

因此很多事情李嗣业都不清楚。

现在已经到了见真章的时候。

自己不知道暗守,现在也应该摆到台面上来了。

到了那个时候李嗣业,就不会有这么多担忧了。

果然如他料想的一样。

李嗣业见到了,封常清和马璘训练出来的人马。

不由得惊呼出声。

“这人马好雄壮,你们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封常清呵呵一笑:“所以李将军知道,王爷传授了练兵之法,我二人以此法训练。”

“其实这些士兵以前都是李将军打下的底子,我们就是捡了一个便宜而已。”

不过李嗣业心里很清楚。

事情远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简单。

训练士兵一方面是服从性,另外一方面便是精气神。

一般来说能够保住一条这只人马就可堪大用。

但是眼前这些人,队列严整,并且昂首挺胸,站在那里沉默如同大山。

李嗣业可以确信这些人是没有参加过战斗的。

但是为什么他们能够有这份自信呢?

于是他便详细询问了一下练兵之法。

等到封常清介绍完。

李嗣业不由得开口赞道:“想不到王爷竟能够想到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训练之法。”

也是把人到山林里面自己找东西吃,谁见过这种训练法子?

但凡能够扛过这一关的,那都是内心坚定之辈。

此时马璘在一旁插了一句。

“不光是这样,平时还有读书识字,习练兵法。”

“开战之时,这些人可以独自领兵作战。”

李嗣业一听心中就是一动。

要知道在军中很多低级军官都不知兵法为何,因为不识字。

有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这里所说的寒门可并不是指普通百姓,而是指那些破落贵族。

亦或者家有恒产之人。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孩子才能读书识字,遇到机会才能趁势而起。

要不然连大字都不认一个,如何学习兵法?

不懂得这些道理更不要提在战场上脱颖而出了。

这让李嗣业心中大为震动。

没想到这位王爷不声不响之间竟然做下这好大的事情。

也让他心中佩服至极,由此也萌生出一个想法。

李瑁是不是要造反?

不过想到这里,他缓缓摇了摇头,李嗣业跟着李瑁时间不短。

这位王爷平时做事强很是低调。

如今虽然训练出来这上百人,可是手里无兵,什么都是白说。

京城附近那些百姓虽然经过训练,但是想要起兵军械粮草何来?

而且现如今这些人都被拉到岭南来。

那说明李瑁早就察觉到岭南要有异变,所以提前布置。

这种手段足可以称得上神机妙算。

念及此处,李嗣业心中不由的想到。

若是将来有一天,李瑁能够登基当皇帝的话,这天下必然能够延续盛世。

说不定可以革除弊端,让天下百姓也能够从中受惠。

封常清此时在一旁笑着开口道:“原本以为将军难以参加此战,没想到如今将军居然被朝廷派到岭南来了。”

“既然如此,将军前去领兵,那我就可以放心,协助王爷运送粮草。”

毕竟封常清年纪大,而且起步很低。

他长相不行,虽然说熟读兵法,但是个人武力值偏低。

没办法,只能用脑子军营里面混事儿。

所以他考虑的相对比较全面。

李嗣业听完之后则是缓缓摇了摇头。

“王爷的想法是让咱们三人一同出发,王爷自己在后坐镇运输粮草。”

“现在我来见你二人,就是想要探讨一下接下来如何作战之事。”

说到这里,他看向马璘。

“你曾经远行天竺,在这方面颇有经验,所以我想你先带五十人先行出发。”

“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勘察地形找到合适的藏粮之处。”

“给你三月时间,一定要按时返回,不得有误。”

大唐这边军队调动,自然是需要时间的。

可是想要凭借五十人就把这些地方给探查出来,三个月的时间明显有些不够。

不过马璘却毫不迟疑,当即抱拳。

“将军放心,我必定按时完成任务,否则甘受军法!”

说到这里,李嗣业又看见了封常清问。

“接下来把人投入山林之中你我二人进行对练,想尽各种法子,无所不用其极。”

“毕竟山林之中跟别处作战不同,所以必须要把各种可能性排查出来。”

封常清马上就明白过来李嗣业的打算。

这么做就是提前熟悉山地战。

虽然他们没有打过这样的仗,但是身为军人目标这就是杀敌。

在山林里面待的久了,总能够想出来一些可能的战法。

于是封常清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这时候的李瑁也并没有闲着。

他去拜见了光楚客。

如今光楚客改任桂州都督府都督,马上就要起兴出发了。

李瑁这次是前去送行。

见面之后客气一番,李瑁便开口询问。

“大人久在岭南,对于云南的情况也是置之甚深,所以我想请教一下大人。”

“对于接下来的南诏之战,可有什么想法吗?”

光楚客听完之后,脸上露出沉吟之色。

“如今这般情况之下,只要朝廷大军不求速胜,稳扎稳打此战必胜。”

“毕竟以南诏的实力,不足与我军抗衡,唯一可虑者吐蕃也。”

“可他们是客军作战,而且军纪又不如我军,两方必有矛盾,未必能合而为一。”

说到这里他略一停顿,又是思索片刻。

“可问题就是现在朝廷恐怕不这么想,毕竟吃了这么大一个亏。”

“就担心领军之人急于求胜,如此一来反而会落了下风。”

李瑁听完之后轻轻点了点头。

“大人说的有道理,上一次一战八万唐军逃回来两万余人。”



底部预留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