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以来,李泌一直都流行观察。
李瑁真的是安安心心种田,除此以外变成酿酒。
没有跟朝中大臣结交,虽然跟李林甫私下有来往,但是并不频繁。
除此以外,这位王爷低调的有些可怕,京城之中少有抛头露面。
如果说李瑁真的有什么野心。
那么完全可以利用他的母亲武惠妃为自己培养势力。
但是以李泌所知道的信息,李瑁完全没有这么做。
这是他最看不懂的地方。
要知道权力都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个人能力的展现。
这后面需要世家大族的支持,还有朝中文武官员的拥护。
偏偏李瑁在这方面什么都没做。
看他一脸沉思。
李瑁淡然一笑,开口说道:“时候已经不早了,今日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再出发吧。”
襄阳对他来说最想来的地方,也是这武侯祠了。
这里供奉着他求而不得之人。
不过李瑁此时心中则是有了另外一个想法。
相比较而言。
李泌跟诸葛亮有诸多相似之处。
才华横溢成名早,可是到了现在依然是闲人一个。
以李瑁心中的观察而言。
李泌此人功名利禄之心并不重。
但是他偏偏盯住了自己。
从这方面来看,李泌对于大唐是相当忠心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花心思在自己身上。
无非就是想要看一看他有没有什么野心,会不会掀起大唐内乱。
毕竟以现在的情况来看。
大唐最有可能的就是储君之争导致朝堂不安。
其他地方虽然也有隐患,可是到现在为止,矛盾并没有那么尖锐。
因此李瑁心中不由得想到。
到时候岭南之战爆发,随后便是安史之乱。
只要在此期间,把李泌留在自己的身旁。
关键之时,此人必然成为自己身旁的谋士。
这就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除了荆州地界,再走不远便进入到了岭南道的管辖区域。
一路之上的官员早就得了吩咐,接来送往,这是难免。
当然客气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就是岭南这个地方部落众多,民风彪悍。
经常会有私斗,搞不好就要出人命。
李瑁在翻看岭南相关的记载之时不由得感叹一句。
此地真乃为恶地。
原因无他自大唐建立之初,便逐步地在岭南地区推行均田制。
从而进一步的加剧了当地各个部落之间的争斗。
当地冯陈宁三大家族,拉开了长达十年的俚僚战争。
大唐则是在后稳坐钓鱼台,严密关注整场战斗的进程。
从而在关键的时派人出兵击之。
通过这种残酷的手段,逐步的加强了大唐对整个岭南的控制。
方法虽然有效,可是后遗症也是极其的严重。
这就是为什么杨思勖后来会来到岭南,再一次平乱。
不过说来说去都是为了生存。
岭南地区开发程度有限,中原之民人数太少,因此管理起来难度颇大。
此时李泌若有所思的说道:“这岭南之地若是治理的好,那么朝廷就能够节省大量的开支。”
“说不定就有余力去解决一些隐患之事。”
言下之意就是希望,李瑁能够在这方面下下功夫。
听到这话以后。
李瑁就是一笑。
如果换成别人,此时或许觉得这的确是个好机会。
难得出来一次,如果能够提出有力的谏言,也能够在李隆基心中加分。
但问题是他曹操则不然。
李隆基之所以要拿掉他的剑南道节度使身份,就是担心他于军权有染。
如果这时候他再提出来岭南整改方略。
这岂不是在告诉李隆基自己,心中有野心吗?
到了那种时候,李隆基会怎么看他。
因此李瑁淡然一笑,“这种事情自然有,朝廷诸公去劳心,我这个闲散,王爷就操不了这颗心了。”
李泌微微皱眉。
“王爷之前在武侯祠中还感慨天下没有诸葛武侯。”
“怎么现在眼看岭南之地隐患重重却无动于衷呢?”
就听李瑁开口说道:“像是这种事情,没有个数十年之功,难以达到长治久安。”
“阿耶乃是圣君,在这方面自然有考量,何须我去置喙?”
这话说的,李泌感觉就像是一拳头砸在棉花上,难受无比。
他有些不甘心。
“那王爷此次前来,难道看到这些事情,也当做没有看见吗?”
李瑁缓缓摇了摇头,伸手指了指队伍之中的文官。
“这自然不是,有这些文官记录,沿途所见所闻。”
“回头自然会报给阿耶,到时候阿耶自然会有应对之法。”
李泌没话说了。
面前这个寿王太稳了。
哪怕他借着这个机会,想要挑动对方暴露出自己的野心来。
结果根本没用。
几日之后,顺水路直抵广州城下。
因为岭南四十五州,区域广大,为了便于管理,设下五个都督府。
如今光楚客正坐镇广州城。
城外三十里。
李瑁一行人的队伍便停了下来。
因为节度使光楚客迎了出来。
见面一看,这已经是一个耄耋老人须发皆白。
双方客气一番。
并没有多谈什么,大家各有司职,再加上李瑁的身份,光楚客自然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接风宴过后,便有相关官员来拜见李瑁。
说是土地已经准备妥当,请他过去看一看。
如今已经近十月,自然不是种植占城稻的好时候。
李瑁过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选出合适的地方,然后派出人手来提前做好准备。
把这些事情做好之后,就是等到来年五月种下水稻变好。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寻找当地有经验的农夫。
毕竟对于种地这种事情,他只是指挥,没有亲力亲为过。
而且种子只有一袋,再小心都不为过。
两天之后。
在他居住的院子之中,便来了百十名的当地农夫,一个个脸色惶恐神情不安。
李瑁出现之后,众人下跪磕头。
他摆了摆手,“各位不要客气,今日请各位前来,是想询问一下你们种植水稻的经验。”
“有什么说什么不要藏着掖着,说的好,本王有赏!”
这些民夫一听是为了这事不由得脸上神情有所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