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这边还没有到庄园之中便有宫里面来的太监前来宣旨。
说是这一次海通大师前往天竺取经。
因此便请他们一群人入皇宫接受封赏。
封常清心中不由得暗呼一声侥幸,还好他提前已经预料到了,有可能的情况。
所以把要交代的话写在纸条之上。
果然还没有到庄园,人就被接走了,估计皇帝那边就是不知道皇帝那边会不会私下询问。
看着海通大师一行人朝着皇宫而去。
封常清马上掉头前往庄园。
见到李瑁,他把事情一说。
李瑁轻轻点了点头,“既然通知到了就行,接下来就要看马璘了。”
封常清脸上充满担忧,“马璘只是个少年人,万一一时说漏了嘴,岂不是坏了大事?”
“早知如此,当初应该由我跟随海通大师前往天竺。”
李瑁则是摆了摆手。
他通过忘记树已经知道了马璘的命运。
因此心中坚信。
像是这样的名将不是那种什么都不懂的普通人。
既然已经交代到了,马璘自然知道会如何应付。
皇宫之中。
李隆基看了海通大师带回来的经卷,同时君前奏对一番。
随后赏赐法器数件。
随行之人,每人赏银百两以上,另有一料和米粮等物,以资嘉奖。
同时又赠银万两,助海通大师在凌云山修建大佛。
随后李隆基留海通大师在宫内讲经。
其他人则是被带了下去。
马璘单独被叫了出来,不过见他的不是李隆基,而是高力士。
见面之后马璘躬身行礼。
“不知这位公公找我有什么事?”
高力士笑呵呵的看了他一眼:“不用客气,能够护送大师前往天竺,你是有功之人,起身请坐。”
马璘也当他是个寻常太监,边起身坐在一旁。
这时候高力士开口说道:“在下高力士,不知你怎么称呼?”
听到这话马璘心中狂跳。
他哪曾想到面前这个其貌不扬身材魁梧的太监,竟然就是赫赫有名的高力士。
瞬间他就变得局促起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在下马璘。”
高力士笑着摆了摆手,“不用如此惊慌,安心坐下回话就是,先喝口茶定定神。”
说着他指了指桌上的茶碗。
马璘喝了一口茶,才感觉心情平静了许多。
这时候高力士依旧满脸笑容。
“这一次你们去天竺听,有没有带回来什么有用的东西啊?”
马璘听完之后摇了摇头,“因为去的匆忙,而且随身带的都是货物,到了当地做了交易,赚了一些银钱。”
“然后就匆匆返回,逗留的时间并不多,没有来得及去买什么东西。”
高力士微微皱眉。
看到他的神色变化之后,马璘忽然拍了一下脑袋。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袋子放在桌上。
“我到天竺之后,看到那些人吃的米跟我们不一样,所以起了好奇心。”
“于是便向当地人打听,原来他们那里的米跟咱们这边不一样。”
“每年五月份就可以种下三月便可成熟,我便很是好奇,买了一些稻种。”
看他说的如此仔细,高力士脸色有所缓和。
他打开袋子仔细看了一下,果然是倒装,随后轻轻点头。
“听闻你家里虽然说父母早亡,但是日子过得倒也不错。”
“怎么会如此注重农事呢?”
马璘当即毫不犹豫的说道:“平日我在扶风县也没有什么事做,后来得了样大人的招揽。”
“便到了寿王殿下的庄园之中做一些事情。”
“就是在那里了解了如何种田之事。”
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高力士一看便是呵呵一笑。
“有什么话不方便说吗?”
马璘缓缓摇了摇头:“倒也不是,我之所以高价买这些稻种,也有另外一个缘故。”
高力士很是好奇的询问。
“是何缘故?”
马璘迟疑了一下,这才说道:“我听那些老农说南方的稻谷七八月份也可以种,所以心中便有一个想法。”
“若是每年五月中上此物,到了七八月份再种一季,一年岂不是可以收获两次?”
听到这话,高力士眼睛微微一眯。
“这一次你去天竺,听说是主动报名?此去之前王爷有没有交代你什么?”
马璘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随后又点了点头。
“王爷说此行一定要保护海通大师的安全,回来之后会让我在王府之中担任职位。”
“将来有机会可以举荐我入军中!
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便答应了下来。”
又问了一顿高力士,感觉问不出什么,当即他指了指桌上的稻种。
“你把此物送给我如何?”
马璘当下便点头说道:“自然可以,当时我是心血一热才买下来的,回来一想,咱们这边气候跟南方不同。”
“买这东西回来恐怕还种不活,真是可惜了,我那许多银子。”
高力士一听笑了起来,从袖子之中拿出一块金锭放在桌上。
“自然也不好让你白花银子,这一锭金子你拿去吧。”
马璘连忙摆手,“这个使不得,若是将来有机会,我还想去军中效力呢。”
一听这话,高力士笑了起来。
眼前这年轻人是个聪明人。
他不收自己的金子,是想要求一个出身,他当下便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我就笑纳了。”
随后他便命人带着马璘他们前往庄园。
皇宫之中。
李隆基听着高力士把事情说完,哑然失笑。
“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个愣小子倒是做了一件好事。”
高力士笑着点了点头,“这个马璘颇有一点意思,给他金子也不要,反而要求个出身?”
李隆基听完之后,想了一下。
“那就让他在京兆府谋个差事吧,毕竟年纪尚幼,进入军中说不定还会丢命。”
这只是一件小事,他随口吩咐,根本就没有往心里去。
此时他的眼睛盯着手中的小袋子。
“如果是真的跟马璘所言一样,能够让南方的田地一年两收。”
“那每年就能够增收许多粮食,从此以后大唐就无缺粮之忧了。”
高力士点了点头,不过他迟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