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了一圈之后,并没有什么发现,李瑁也并不失望。
今后每日前往牛头禅寺之时,他都会经过京城,逗留一番。
这一日。
李瑁骑马穿过闹事,忽然勒住马头。
旁边的封常清催马上前开口询问。
“王爷怎么不走了?”
李瑁一抬手,“你听?”
街上都是嘈杂之声,封常清听了一阵突然听到有人在吟诗。
尤其是最后两句声音最大,听的分外清楚。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他脸上露出感慨之色。
“这人说的是汉飞将军李广啊!”
李瑁这时候翻身下马,“难得遇到有才华的人,咱们也过来看看是何人在此吟诗。”
略微辨认了一下,李瑁便朝着旁边一处酒楼而去。
这时候便听到喝彩之声传来。
“达夫先生好文采,这诗说尽了边关征战之苦,只是让人一听不由得泪洒衣衫。”
不过也有人反驳:“如今盛世在朝,这诗有些不应景啊。”
这时候便听到有人呵呵一笑。
“写诗不过就是随意而做,各位不必深究,今日只为饮酒,不谈国事。”
李瑁举目望了过去便见到一个年月四十之人身穿朴素青袍。
脸上颇有风霜之色。
话音落下之后,那人便坐下去将碗中酒一口喝尽。
而旁边一人,身穿锦袍,但是脸上却露出感慨之色。
李瑁直接走了过去。
那身穿锦袍之人一看是他连忙起身行礼。
“见过寿王殿下。”
李瑁一看,他就知道此人必然是京城官员,于是便开口询问。
“你是何人?”
那人便开口回答。
“在下是房琯如今在朝中任监察御史。”
李瑁点了点头,开口问道:“可是梁国公的后辈?”
房琯摇了摇头:“家父房融。”
这个名字李瑁并没有什么印象。
旁边的封常清在他耳边低声说道。
“房融曾经在武周之时担任宰相,后来因罪流放。”
他这么一说,李瑁就反应过来。
原来是武则天指使的宰相,怪不得如今这房琯,只是一个八品的监察御史。
这时候旁边那名中年人,执礼甚恭。
李瑁便开口询问。
“那你是何人?”
那中年人整了整衣衫,这才开口。
“在下是渤海高适,祖上曾任安东都护。”
看他身上的穿着显然家境并不富裕。
如今说话的时候提到自己的祖上,显然此人有功利之心。
李瑁心中有了印象,当下点了点头。
“刚才听到你的吟诗,觉得颇有一些意味,所以才过来打扰一下。”
高适脸上露出激动之色。
“这是与好友饮酒有感而发,所以便做了此诗,倒是让王爷见笑了。”
这时候李瑁看了一下左右,这里人数不少,颇为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