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诚听到这话默然无语。
李泌说到底现在年纪还小,多少有些沉不住气,当下便说道:“不行,我要跟裴公分说此事,让他早做打算。”
“张公不在,已经无人可以力挽狂澜。”
萧诚瞥了他一眼,摇头说道。
这话让李泌沉默了下来,随后开口道:“就算不能力挽狂澜,也不能被奸人所害。”
说完之后他拱了拱手转身而去。
而与此同时一行人正在返回京城的路上。
到了送别亭外,此时高力士带着人在这里等待。
要知道高力士可是如今红的发紫的大太监,更是李隆基最为信任之人。
能够让他提前在这里等候,那此人的身份绝对非比寻常。
这时候队伍停了下来,旁边侍卫把轿子帘给掀了起来。
就见到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从里面走了出来。
只见这老者身穿国公服,精神矍铄,看到高力士之后,脸上露出笑容来拱了拱手。
“力士,一别数年,你也老了。”
这嗓音明显是公鸭嗓,足以看出这老者是个太监。
而且称呼高力士,直呼其名,对于高力士这等身份,实属少见。
可是高力士却满脸笑容,紧步上前:“杨公公此番为国争战杀敌于阵前,平定岭南有大功于朝。”
“陛下已经在宫中设下酒宴,为杨公公接风。”
说起来这名老者,那可是大唐之中,比高力士风头更劲的太监。
其人名叫杨思勖,原本是雷州半岛少数民族首领之子。
获罪满门抄斩,因为杨思勖年纪尚幼,所以净身送入宫中。
其人善于领兵,而且颇有谋略。
唐中宗之时,太子李重俊发动叛乱诛杀武三思。
杨思勖把握机会及时平叛展露头角。
直接被唐中宗李显破格授予银青光禄大夫。
这时杨思勖与时任临淄王的李隆基过从甚密。
随后韦皇后谋害唐中宗李显,被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诛杀。
在这其中,杨思勖出了大力。
直接被李隆基提拔为右监门卫将军。
随后岭南叛乱,李隆基便派出自己这位心腹太监前去平叛。
这也算是开了太监领兵的先河。
这杨思勖不负李隆基所望,练战连捷最终官至骠骑大将军,虢国公。
从这一点上来看杨思勖,要比高力士更加受李隆基的器重和信任。
只不过因为领兵在外,所以时常不在宫中。
如今岭南已经平定,杨思勖便带兵返回。
这时候听到高力士这么说,杨思勖朝着皇宫方向深施一礼。
“为国尽忠那是咱们这些奴才应该做的事情,何敢言功?”
两人正在说话之时,忽然听到有喧哗之声传来。
杨思勖眉头一皱。
他虽然善于领兵,但是为人残暴,抓住敌人之后喜欢生剥其皮,因此御下也极为严格。
听到这声音之后,杨思勖不满地回头看向自己身旁的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