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打开思想枷锁,对于科技的发展、创新,对人类、对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书房里,随着极具特色的播音腔落幕,任平生给南韵看的视频也落入尾声。
任平生特意给南韵看这个视频的目的,是因为刚才在大离时,他瞧出南韵其实不赞同他要打破离人对天的迷信的决定,南韵适才不反对,仅是迁就他。
这样不是不行,但任平生不愿意在这样的事情上糊弄,他想和南韵说清楚,让南韵认识到打破离人对天的迷信,对大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南韵何等聪慧,任平生刚搜索出视频,便明白任平生意图。她扭头看向扬起笑容的任平生,抬手捏住任平生的脸,问:“平生认为我不赞同你向离人科普天文知识,打破离人对天的迷信?”
“我能感觉出来,你是在迁就我。”
“平生此言谬矣,庙堂之事事关天下安危,社稷存亡,我虽钟情平生,在你我之事上多依着你,但我不会全然顾私不顾公。”
南韵娇媚的桃花眼里闪过一丝疑惑:“我适才有何举止,让平生认为我仅是在迁就你?”
任平生从看视频时就放在南韵大腿上的手捏了下南韵手感极佳的大腿,说:“你有想过让我成为大离的祥瑞吧?”
“不错,平生成为祥瑞,于你我、于任氏、于天下百利而无一害。”
南韵直言:“平生无需担心,有人会质疑。平生死前,星陨满天是事实;平生死时,是在众将眼前,他们亲眼看着平生如碎星消散;如今又见飞星,平生显于世,无需绣衣造势,世人自会认为飞星是平生复生的征兆。”
“我的想法和你截然相反,你却同意我的想法,还不是迁就我?”
“将平生定为祥瑞有利,平生为离人科普天文知识亦是有利,我择二利选其一,如何算是迁就?”
“好好好,不是迁就,”任平生望着南韵桃花眼里自己的倒影,“小韵儿真是跟别人不一样,有些人要是为自己的爱人做了什么,巴不得自己爱人知道,你倒好明明一而再再而三的迁就我,偏说没有。”
任平生轻轻地捏南韵的脸:“怎么?怕我越来越爱你?”
南韵梨涡浅笑:“平生会认为我在这件事上迁就你,其实只有一个原因。”
“什么原因?”
“平生对大离、对离人不够了解,对离人认知有些偏颇,有种你我之前说过的,今人的傲慢,”南韵说,“平生要打破离人对天的迷信也好,打破离人的思想禁锢也罢,本质上都是认为离人愚昧、无知,认为古人远逊今人多矣。”
任平生嘴巴微张,有种百口莫辩的无力感。尽管他不愿意承认,但南韵说的没错,他是有这种潜意识。
南韵显然很清楚任平生听到她说的后心里会有何种反应。她眉眼含笑的捏任平生的脸,宽慰道:“平生无需为此羞愧,今人认为古人远逊于自己,是傲慢,也是好事。
我在这方面与平生类似,我认为大离的历代先君,除了重用卫君变法的孝公,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高皇帝,便是文皇帝亦不如朕,朕定能超过历代所有皇帝。”
尤其是太上皇。
南韵在心里补了一句,接着说:“所以,在我看来平生对离人有‘今人的傲慢’很正常,我不会因此对平生有意见,我只希望平生莫要以这份傲慢,去定义大离、定义离人。
离人固有愚昧,但就如平生适才与巧儿说的一般,离人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是千万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喜怒哀乐,有不同的认知。单人之愚昧,如何能代表众人?”
“你说的有道理,是我偏颇,不该以偏概全,不过我的想法就是指打破愚昧人的愚昧,在大离建立一个没有思想负负担,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思想环境。”
任平生说:“你也看到了刚才的视频,我这边历史上就是因为思想禁锢太甚,才导致一百多年前落入那样的境地。”
“平生这样的观念还是有些偏颇,平生这边一百多年前的落后,固然有思想禁锢之因,但更多的还是夷人的刻意打压、提防,如果仅因思想禁锢,这个国家何以传承千年?何以代代领先?何以写出那些书?”
南韵接着说:“例如平生适才在大离说的《酉阳杂俎》,一个对迷信上天的人,如何会触及月亮真谛?”
任平生沉默,南韵说的有道理。
“当然,以平生之聪慧,必然知晓个中原因。平生此时偏颇,是为目的而生。我现在想与平生说的是,一个朝代、一段时期的认知、观念,固然在后世看来是愚昧、无知,错漏百出,但这份认知、观念都是最适合那段时期的。”
南韵说:“例如朝中的腐儒,心心念念的周礼。我们现在认为周礼是错的,是因周礼不适合现在的时代,但在周朝,周礼为何是正确的?是因它适合那个时代。
大离亦是如此。
平生认为巧儿不应相信飞星是不祥的征兆,但却忽略了巧儿会认为飞星是不祥征兆的原因。以我对巧儿的了解,巧儿不是那等愚昧无知之辈,相反她在建立自我认知时,因深受你的影响,思维超前,故才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
在这等前提下,巧儿为何还会认为飞星是不祥的征兆?
有平生身死前,天上出现星陨之因,更多是大离的大势所致,也就是平生常言的环境。一件事情在不同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如果我们离开环境,去看事情,往往看不到真相。
巧儿适才与你一直说飞星不祥,就是想告诉你,飞星在大离就是不祥的象征,你再怎么知晓飞星的本质,也是你一人之事,你左右不了大离百姓的观念,我们唯有因势利导,方能在飞星中获利。”
任平生沉吟道:“所以现阶段,不合适向百姓科普天文知识?”
“平生误会,我与平生说这些并非是要否决平生的决策,只想告诉平生想法上的一些偏颇。平生欲向百姓科普天文知识,打破离人对天的迷信,就如我适才说的,此事于你我、于朝廷有利无害。”
南韵说:“大离非平生这边最后一个朝代,是以仁孝,以法治天下。大离与平生这边的汉朝一样,不仅会让各郡县的官吏为孩童蒙学,教他们识字和算术,还会通过邸报向百姓宣告政令,科普常识。
平生要向百姓科普天文知识,便可通过这种方式。
此外,大离的皇帝和这边汉武之前的皇帝一样,不会以天命标榜自己。
你道为何?
因为南氏一族,乃是夏禹的后人。
夏灭在商,是荆州之主。商灭在周,因功获封离侯。然后自孝公强离,惠王称王,最后到高皇帝一统天下至今。
南氏一族传承两千余年,中间虽有起伏,但一直居于高位,足以佐证南氏之尊贵,何须借天以示尊贵。
在离人心中,南氏为帝,天经地义。
这也是任氏先祖隔代造反,却一直不取而代之的原因之一;也是平生此前要通过齐升学院,修改儒学,喊出‘天下非一人天下,乃是天下人天下’的原因;也是你我造反时,要打出‘重振朝纲,一雪国耻’旗号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