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咱今天只说两件事儿(1 / 2)

洪武大帝一出声,殿内的大臣无不噤若寒蝉,只因刚刚的事儿对他们的冲击太大了。

朱樽见状也是牵着小团子回到原处,不再妄加僭越。将金銮殿这个大舞台彻底交给朱元璋。

毕竟他的事情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接下来的才是重头戏。

“诸位爱卿,咱今天只说两件事!”

“这第一件事儿就是吴王遗失的女儿,咱的皇孙,朱雄蕊已经验明正身,即日起纳入族谱,昭告天下!”

言罢。

朱元璋就挥了挥手,朝着小叶子示意了一眼。

随即小叶子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圣旨,走到了台阶前,开始宣读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大明吴王之女,朕之皇孙朱雄蕊,自诞即失,现已十五载。如今完璧归来,正身已明。即日起纳入朱家族谱,特封皇孙朱雄蕊为洪武郡主,现赐玉如意一对,夜明珠十颗,丝绸百匹,黄金千两,良田万亩!”

“定于两个月后举行洪武郡主的册封仪式,并准许各位藩王入京庆贺。”

“钦此!”

等小叶子宣读完圣旨之后,大臣们皆都面露惊骇之色。

嘶…

这是何等的殊荣?

用身为九五至尊的皇帝年号来册封郡主,古往今来的也只有他们这位陛下敢干了吧?

别说只是一位郡主了,就算是陛下的亲生女儿在册封公主时,都没有过这种待遇吧?

众大臣们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眼,竟没一人敢出列反对。

就在此时,一位大臣正举着玉笏面露难色。这人正是负责祭祀典礼的礼部尚书钱用壬。

既然圣旨已出,他本不该多生事端。

可知晓归知晓,但总不能慑于吴王的“淫威”,就连问题都不能提了吧?

咬了咬牙之后…

只见钱用壬高举手中玉笏,缓缓出列。

“陛下!”

“臣有本奏!”

“哦?”

“是钱爱卿啊,你有何事?”

朱元璋老神在在的瞥了一眼殿前的身影,他都能猜到这老古板要说些什么。

果然…

“禀陛下!”

“臣既然身为礼部尚书,那就应当为大明和陛下负责!”

“不知陛下是否知道此次的册封大典有些僭越?”

封洪武郡主这事暂且不提。

这个准许藩王入京庆贺就有点扯了。

毕竟陛下当初在分封诸王时就曾说过,藩王无诏不得入京。

可如今陛下却破例下旨让藩王们入京来参加一个郡主的册封宴?

这就有点…

毕竟其中差着辈分呢!

况且现在再过几个月就要进入冬季,北方的异族又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南下劫掠,那时藩王们入京,大明边防怎么办?

可令百官疑惑的是,这次朱樽就像刚刚的陛下一般,老神在在,丝毫没有任何情绪。

这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而朱元璋在听见钱用壬的话之后,有些不耐烦的挥手道:

“咱带咱亲孙女办个册封大典算什么僭越?”

“咱是说过藩王们无诏不得回京,但咱这不是下诏了吗?”

“行了行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不用钱用壬说,他朱元璋心里能不知道僭越不僭越?

而且那些兔崽们基本都是樽儿带大的,如今樽儿的女儿被他册封郡主,不用他猜都知道,他们都巴不得回京参加册封大典。

与其到时要批复一摞摞的奏折,不如现在一起宣布得了,省的到时再让妹子念叨。

再者,或许是自已内心的亏欠吧。

不仅仅是对蕊蕊,还有樽儿。

从出生到现在樽儿没有伸手向自已要过什么,反而自已还靠着他打下了天下。

自打建国之后,除了封其一个吴王的虚名,就再也没有其他。

蕊蕊的事儿就更不要再提,也是因为自已才吃了这么多的苦。

思来想去之后,他决定将之一起补偿给蕊蕊。

所以他昨夜和标儿商量了半宿,这才有了今日这场稍微有亿点点离谱的册封大典。

“众位爱卿还有什么问题?”

问题?

他们还敢有什么问题?

他们又不是那些头铁的言官,这都是陛下自家的私事儿,没见礼部尚书都无奈的回到原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