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你以为是君王的豪气,但是结合时代背景才知道这个谁,是人民!}
{张辉瓒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响彻文坛,青史留名[狗头]}
{教员的诗,我觉得是千古以来无出其右者,真的是气势磅礴,大气恢宏,浑然天成,自成一派,真的是见不到一点多愁善感,全都是泰然乐观之态。其才华之盛,格局之大,胸襟之广,志向之高,眼光之远,谋略之深,真是世俗罕见。真应了那句话,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天佑中华,出了一个教员,没有教员,就没有新华夏,这句话真的一点都不夸大}
{能有他是华夏的幸运,五千年豪气文气汇聚一身}
{教员说不要搞个人崇拜,但我就是要崇拜教员!(个人情感,勿喷)}
……
南宋.高宗时期
李清照正独坐窗前,手中握着一卷诗书,眉宇间透露出一丝愁绪。
听到天幕所吟诗句,她不禁微微一愣,也看向天幕,随即放下手中的书卷,轻声吟诵起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十六岁便能有此等气概,不愧为后世所推崇之人。”
“若赵明诚有此志气,何至于在那金兵压境之时,弃城而逃,留下我一人在这乱世中飘零。”
……
元朝.世祖时期
“文天祥,南宋已经灭亡,你又何必以死报国?不多徒增亡魂罢了。你若屈服,朕不失高官厚禄,依旧以丞相待你!何如?”
大牢之中,贵为至尊的忽必烈亲自劝降,这已是三年以来不知道到多少次了。
被囚三年的文天祥骨瘦如柴,却依旧精神矍铄,一股浩然之气蓬勃而出,对前来劝降的忽必烈朗声道:“亡国之臣若以此求富贵,那置生平抱负于何物?一臣不事二主,请陛下赐我一死!”
忽必烈无奈,但终究不舍,便要转身离去。
文天祥大高呼:“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写得好啊!后继有人,汉家衣冠不失,后继有人啊!哈哈哈!”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
唐朝.玄宗时期
泰山之巅,云雾缭绕,年轻的杜甫站在这里,仿佛已与世界之巅触手可及。
他伸手触摸那犹如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的天幕,心中激荡着无限的豪情与向往。
“呼~”
此刻,一阵风吹过,一句句诗句自虚空传出。
杜甫闭着眼细细品味,一双眼睛猛地张开,大而明亮。
他忍不住击节赞叹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诚为佳句!
此诗之美,美在其气吞山河,自信洋溢,尽抒人生豪迈之志;又美在其意境悠远,以水击三千之壮阔,喻诗人勇往直前,无惧艰难险阻之精神。
佳作,真乃佳作也!”
他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似乎与天地共鸣,与风云共舞。
……
东汉末年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独立长江之畔,望着浩渺的江面,心中思绪万千。
月色如水,江风拂面,吟完短歌行的他志得意满,感觉一统天下就在此时。
正当他沉浸在自己短歌行的意境中时,天幕突如其来的诗句,如惊雷般震撼了曹操的心灵。
“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
他猛地抬头,望向天幕,眼神晦暗。
那诗句中的意境,竟远胜他方才所吟的《短歌行》。
曹操心中暗自沉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言虽亦道尽人生短暂,然其意更偏向于及时行乐之态。反观‘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则全然不同,其字里行间,尽显积极进取、珍视光阴之志。此等境界,孤不如也!”
“妙哉!‘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曹操低声称赞。
“天下纷乱日久,合该孤来一统。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
“攻克东吴,刻不容缓!”
言罢,他转身大步向军营而去,矮小的身躯步伐却沉稳而矫健,犹如一只矮脚虎。
……
唐朝.宪宗时期
从长安去洛阳的途中,李贺坐在马车上随之起伏,透过车窗看着天幕。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他低声吟诵着天幕传颂的诗句,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
“后人居然如此化用我的诗句,写的真好。”李贺心中赞叹。
然而,当他想到如今的朝堂宦官乱臣当道,藩镇割据,百姓生活困苦,心中又不禁泛起一阵悲凉。
“何时大唐才能重回正道?”他喃喃自语道。
……
唐朝.玄宗时期
当涂县李阳冰家中,老迈的李白睁着惺忪的双眼,看着那有些模糊的天幕,最终喃喃自语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他反复品读,早已心如死灰的心中激荡起层层波澜。
这词句间与他那首《忆秦娥.箫声咽》中虽同样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深远的画卷,但在思想的深邃与境界的高远上,显然更胜一筹。
“世人皆道我《忆秦娥.箫声咽》,是思妇之愁,却不知我心中所系,乃是大唐之盛世,万民之安乐。”
李白轻声叹息,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
“而这《娄山关》字里行间,尽显铁骨铮铮,誓要以一己之力,亲手开创一个盛世,其志之坚,其情之烈,吾实难及也。”
“可惜,我已垂垂老矣,再也见不到盛世大唐重回的一天了。”
……
明朝.太祖时期
朱元璋也是欣赏的看着天幕,对马皇后道:“好诗好词啊!用词简单,却大气磅礴,哪怕路边稚童亦能从中感受到其文采。”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日月换新天,这说的不就是我大明取代元朝吗?写的真好!”
“当年俺老朱也是抱着的这样的心情才造反元廷的,真想见见后世这位教员啊!”
“一个教书先生居然有如此豪情,让俺老朱也是钦佩不已,若天下读书人皆像这位教员一样,天下何愁不安?”
马皇后却不依他:“陛下若想天下读书人皆像教员这般,得先有这位教员的文采哩!”
朱元璋被他一哽,说不出话来。
……
秦朝.始皇时期
嬴政再次敏锐的捕捉到关键词,嘴中喃喃道:“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仙术吗?果然是仙术!”
“终于,又找到一条仙术的线索了!”
……
明朝.嘉靖时期
在家中写书的吴承恩看着天幕,不敢置信道:“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他看着自己手中书稿,里面篇幅居多,降妖除魔,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孙大圣。
“原来我这书在后世居然如此才出名,居然都可以当典故用了?”
“看来后世社会很黑暗啊,我一个普通神魔小说都被解读成这样了。”
嘴中如此,但吴承恩下笔却更加认真,毕竟这可后世能入典故的书,自己可得写好点,不然后世有人说,吴承恩懂个屁的西游记,他就是个臭写书的,那就不好了。
……
清朝.乾隆时期
本来看到天幕说的不是自己的乾隆爷大怒,便要下旨拔了沈德潜的祖坟,扬了他的骨灰。
但看到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后。
乾隆爷便消气些许,是啊,不过一些作古之人,侮辱折煞他们有什么意义?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他弘历,就是现在全天下最风流的!
……
太平天国
自太平天国攻占南京,洪秀全便踞此古城,日夜筹谋,誓要推翻清朝腐朽之治,构建心中理想国度。
一个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没有高低贵贱的大同社会!
这夜,月明星稀,他独步天王府庭院,思考对未来的筹策。
忽闻天幕吟诗,洪秀全惊愕之余,目光被一句诗牢牢牵引:“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此诗如弦音触动他心,令其陷入深思。
“谁主沉浮?世人皆言此乃君王气概,然吾观后世,方悟此‘谁’实为万民!”
洪秀全低语,眼中坚定闪烁。忆及起义之初,他便是为解救百姓于水火,让人民安居乐业。
如今,天幕之景更坚其信念。
“对!当由人民主导沉浮!”洪秀全紧握双拳,声音坚定有力。
“清妖残暴,欺压百姓,献媚洋人。吾等起义,便是要推翻其统治,让人民做主!”
……
无数一开始不以为然的众古人越看越震惊。
虽然只是残篇断句,但足以看出诗人的才情。
这真是人类可以写出的诗?
真的有人有如此大气磅礴的胸怀?
而此人居然是一个教书先生?
读书人也能有如此豪情?
不可思议,简直不可思议。
但看到后世人对其全是夸奖和崇拜后,众人皆是明了。
此人在后世,非同一般!
本来志得意满的历代诗人也纷纷叹服:“我不如也!”
李煜:“此人才是词帝,朕不过忝陪末座!”
辛弃疾:“此人才是词中真龙,我不过一小蛟而已!”
王昌龄:“我何等何能敢称诗家天子,不过其座下鹰犬罢了!”
贾岛:“两年三句得,一吟双泪流!和他一比,我真的是诗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