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钢铁长龙?大秦也要修轨道!(2 / 2)

这些肯定都和之前的铁门一样,是用仙术法术驱动的,所以他们看不明白。

怪不得后世如此繁荣,原来是掌握了仙术,接触到了仙人!

无始大帝,真的存在!

天幕中男子从那自动旋转的梯子下去,然后一路穿越各种门房、检查、搜身,看的古人连连点头,这才对味嘛,之前的门房也太宽松了。

这里如此严格,看来应该是重要场所。

秦晔再次上了一道自动旋转的梯子,这次却是向上的。

下了梯子,古人们以为会重回地面,却发现秦晔到了一处平台,而平台上挂着一面大牌子,上面写着X新站。

那平台被一道整齐凹陷的河道分成两截,而秦晔对面的平台也同样站着一群人。

最关键的是,平台居然悬在空中,从边缘看下去,还可以看见平台下的行人和钢铁巨兽一闪而逝。

众古人震惊不已,这莫非是仙界?秦晔刚才一阵穿梭行走,就到了仙界?

因此,那平台中间的河道就是~

天河!

传说仙人可以随天河水流快速移动,因此天河水师堪比仙界快速反应部队。

也就是说,这男子正在等天河水的到来,然后随波逐流,抵达其他地方?

一时间,各朝古人屏住了呼吸,他们,马上要见证仙迹!

......

明朝.嘉靖时期

朱厚熜越看越欣喜,等了这么多年,终于要目睹仙迹了。

他自蒲团上起身,身姿扭动,好似仙鹤,一派逍遥风骨,嘴中吟道:“地陵通道步轻移,梯转如轮眼欲迷。

古望穿云寻水迹,今观奇景叹仙机。

铁门重锁藏玄妙,巨兽钢车走陆离。

至尊心中藏道意,仙术繁华后世奇。”

“好一个仙术,好一个后世。”

“传朕旨意,朕要去武当山祭祀真武大帝,授予妙法,佑我大明。”

......

唐朝.玄宗时期

正在泛舟畅饮的李白猛地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震得小船附近湖水涟漪荡漾。

他看着天幕不可置信道:“噫吁嚱,危乎高哉!此非人间之景,乃仙界之盛也!”

“天河横亘,分隔仙凡;水流潺潺,仙迹难寻。古人常言仙界高远,今日得见,方知所言非虚啊。”

......

“嗡~嗡~”

一阵警告声响起,随之而来得却不是天河,而钢铁所打造得长龙,那钢铁长龙身侧有许多铁门,铁门打开,平台一侧得行人匆匆进入,纷纷寻座坐下。

只见长车内干净整洁,金属扶手甚至透着反光,一看就是千锤百炼而来。

各朝古人大失所望,还以为可以见识传说中的天河,没想又是新的仙器。

罢了,暂且看看这仙器是干什么的吧。

一阵摇晃和提示,钢铁长龙得侧门就已经关闭。

通过窗外得景色变动,古人知道这是钢铁长龙在移动。

窗外景色忽明忽暗,有时漆黑,又旋即透亮,景色也各种变换,有高楼大厦,有田园村庄,有行人匆匆,也有荒郊野岭。看的古人心惊不已,莫非钢铁长龙在诸天万界穿梭?那漆黑之处就是经过了阴曹地府?

不知道多久,众古人看秦晔一直呆在车内,都有些乏了,便也不再关注。

却见秦晔突然起身,走出钢铁长龙。

各朝古人一震,要来了!大的要来了!

却不曾想,那秦晔一阵穿梭,却是去其他平台,上了另一辆钢铁长龙。

各朝古人纷纷无语,以手覆面,白激动了。

好在这回秦晔却没坐多久,就走出挂着X道站牌子的楼梯,重返人间。

看到地面的熙熙攘攘,各朝古人吐出一口浊气,终于回到人间了。

......

三国时期.益州

刘备一行正于州牧府中商议政事,看着天幕展示着后世种种奇景,令众人皆惊。

唯有诸葛亮,手持羽扇,轻轻摇动,思考这天幕中的奥秘。

刘备蹙眉疑惑道:“孔明,你看这天幕中展示的钢铁巨兽,长龙,莫非真是仙器仙法?”

诸葛亮轻摇羽扇,缓缓而道:“主公莫急,依亮之见,这些东西并非仙器仙法,而是用我等尚未知晓的技艺所驱动。正如水能使车转动,气能使灯飞翔,风能使草摇曳,马能拉动车辆,皆是自然之理,只是我等尚未明了其奥秘罢了。”

刘备闻言,微微点头,又问道:“那孔明,长龙所过之处,为何忽明忽暗?”

诸葛亮凝视天幕,思索片刻后答道:“应是穿山凿石,遇水则挖,深陷黑暗之中,自然黑暗。待其穿出山洞,或至开阔之地,便又明亮起来。此乃常理,主公勿忧。”

张飞在一旁听得兴起,猛地一拍桌子,兴奋道:“后世人竟如此厉害,若我们把定军山挖开,攻打汉中,岂不是如入无人之境?”

刘备闻言,眉头微皱,看向关羽。关羽也面露思索之色,但并未言语。

诸葛亮轻笑一声,对张飞道:“翼德莫急,穿山凿石非易事,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山崩地裂,得不偿失啊。且以当下之技艺,挖山凿石,实乃难上加难。

想我蜀汉,虽有工匠巧手,但挖山凿洞,仍需人力畜力,耗时费力,且难以保证安全。而后世人所展示的挖山凿洞之术,定是借助了某种我等尚未知晓的技艺,方能如此轻松自如。”

刘备点头赞同,道:“孔明所言极是,我等当以稳扎稳打为主,不可急功近利。”

关羽也开口道:“主公与军师所言甚是,吾等当以大局为重,不可因小失大。”

张飞虽心有不甘,但也知道二人所言有理,只好嘟囔几句,不再言语。

......

秦朝

咸阳宫宴之上,群臣列坐,天幕之上,那钢铁长龙穿梭两地,瞬息万里的奇景,如同一道闪电,惊醒最近沉迷寻仙的嬴政。

“诸位爱卿,朕观天幕奇景,那钢铁长龙之速,令人叹为观止。试想,若我大秦拥有此等神器,政令通达,天下何愁不安?”嬴政话语中带着几分渴望。

李斯闻言,眉头微蹙,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又是一项大工程。

片刻沉思后,他缓缓开口:“陛下,此事虽好,然大秦工匠技艺尚未至此,恐难以修筑如此宏伟长龙。”

嬴政神色稍有不悦,但李斯并未止步,他继续道:“然而,臣观那长龙行驶之处,地下似有铁条铺就,或为此物行驶之轨。那长龙左右不过载人之物,只是比马车更加神奇罢了。若我大秦能将此轨与马车结合,或许能大大加快马车速度,亦不失为一条政令通达之良策。”

嬴政闻言转怒为喜,他拍案而起,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好主意!丞相此言,正合朕意。便依丞相之策,于全国秦驰道上修筑铁路!”

扶苏见状,忧心忡忡,父皇近年来大开工程,国力已有所不支。

他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皇,儿臣斗胆进言。近年来,寻仙问道、封禅泰山、又修筑秦驰道、长城、骊山陵等工程,已极大消耗国力。望父皇体恤民情,与民休息。且马拉轨道之法,尚未可知,若盲目推行,恐适得其反。”

嬴政一听,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怒声道:“朕为大秦之主,欲使大秦千秋万代,岂能被眼前小利所惑?修筑铁路,势在必行!马拉轨道之法,亦需尽快研究出来!”

扶苏见父皇发怒,心中虽急,却不敢再言。他略一思索,又道:“父皇,儿臣斗胆再言。不如先在一处试验修筑铁路,验证其可行度。若能行,再慢慢推广,如何?至于马拉轨道之法,亦可同步研究,但需谨慎行事,不可操之过急。”

嬴政闻言,略一思索,觉得扶苏所言也有几分道理,便勉强点头:“也好,便依你所言,先在咸阳城内试验。至于马拉轨道之法,朕亦有言在先,谁能研究出来,赏千金,封关内侯!”

群臣见状,皆松了一口气。

......

不止嬴政,其他各朝代的皇帝纷纷注意到轨道才是钢铁长龙之根基的人,纷纷大喜过望,钢铁长龙造不出来,轨道还造不出来?

一刻,诸天华夏热火朝天,工匠手里的锤子都抡断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