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一首诗的杀意有多重(2 / 2)

哪怕是身死,也要阻止黄巢!

他们是天可汗的子民,心中的骄傲不允许他们投降!

而此时的黄巢在看到天幕出现的画面时,难掩激动,但随即又头疼不已。

自出现那位天可汗的宣言后,原本摇摇欲坠的大唐,彻底扭成了一根麻花。

原本各地要投降的各地节度使,杀了他派去的使者,扬言要决一死战!

黄巢眯着眼看着天幕,看到自已做的诗,顿时想起了当年苦苦科举,却又被那些结党营私的权贵打落深渊。

那些世家大族,五姓七望…

黄巢清楚的记得,在多年以前,有一位门阀贵族子弟跟他说:

“你虽寒窗苦读十年,但又凭什么比得上我们家族几百年的传承?”

黄巢咬紧牙关,眼中满是杀意,嘴角露出一抹彻骨的寒意。

他拿起来一本名册,上面赫然便是大唐帝国中那些高高在上的门阀士族!

黄巢眼中的杀意愈发之重,冷笑道:

“等我攻进长安,倒要看看你们这些贵不可言的老爷们。”

“割了你们的头,你们会不会死啊?”

“到那时,你们一个也跑不了!

!”

……

……

天幕画面出现完黄巢的诗后,上方也缓缓出现了弹幕。

(科举中了:一日看尽长安花!

(科举没中: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事实证明,打进去比考进去简单多了!

(黄巢:发明族谱的真是个天才!

(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

(人家黄巢明明中了,那些唐末的门阀士族,五望七姓不让人家进,完全断了下方百姓的上升之路,就算没有黄巢发动起义,也有李巢,王巢!

……

……

大唐

贞观年间

李世民既愤怒又烦躁,他惊怒于黄巢的起义,又烦躁于这些门阀士族。

此时的太极宫殿外,只有李世民只身一人站在殿外。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杀意,简单的两句诗,点燃了这位大唐皇帝的怒火。

可如今的李世民毫无办法,从天幕上的弹幕上不难看出,这些言论显然来自后世。

而黄巢起义,显然在贞观之后。

李世民长舒一口气,盯着天幕上黄巢的科举明明已中,可那些士族却不让进……

李世民冷笑一声。

“呵…这大唐到底是李家的,还是你们的?”

自李世民登上大位后,他便对一众士族有所打压,可效果实在是微乎其微,甚至他手下的一众功臣,房玄龄等人,都以娶清河崔氏女为荣!

如果是大唐帝国是一个参天巨人,那五姓七望更像是巨人身上的血管,盘根错节的各种关系,在各地上的影响,让李世民头疼不已。

李世民不是没有下定决心做些什么,在他想做些什么之时,这位大唐皇帝无奈的发现,打压可以,玩真格的似乎不行……

李世民不是没有能力如同那黄巢一般,将这些人杀干净,而是不能。

如果真的那样做了,大唐将不会是大伤元气那么简单了,甚至有亡国之祸。

那些五姓七望,代表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身为帝王,不能如同莽夫一般,最为重要的便是顾全大局。

甚至,在有些事情上,李世民也不得不妥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