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源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除了一肚子墨水儿,可墨水儿在农村是换不来粮食的。他既不会种地也没有别的谋生技巧,就跟一个说唱河南坠子的盲人老先生学起了拉弦说书,在江湖上凑合挣得一碗饭吃。他这种穷困潦倒情况也没人给他说媳妇,他也不想娶媳妇,一个人儿落个轻松自在。
“大清先生”张至卿干瘦的脑门儿上,有一道二指长的明显伤痕,天阴下雨时常发痒。那是去年他在外地说书,回家路上遇到一群生气勃勃学生模样的少男少女,他们都穿着整齐新潮的民国学生服,男学生理着时兴的小平头儿,小平头儿的头发在头顶还向两边规规矩矩地分着。女学生理着齐耳短发,有的扎着短短的羊角小辫儿。他们喜气洋洋地唱着民国的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举着写有“提倡民国新生活,反对清朝旧传统”、“剪除胡辫、根除奴性”的标语,这里的“胡”字儿不难理解,是对大清异族的蔑称。有几个学生还向路上行人不断吆喝着:“民国政府有法令,胡辫一律剪掉!不剪掉胡辫属于违法!”其中一个学生手里还提着几条花白的头发辫子,不断甩弄着,脸上露出很有收获感的微笑。
学生们忽然看到“大清先生”脑后拖着一条清朝的猪尾巴,像发现了稀世珍宝一样,都哄然大笑起来。
学生们洒笑着把“大清先生”围了起来,一起都把目光聚焦在“大清先生”脑后的辫子上。
“大清先生”感到不妙,猜到这群学生是专在路上剪男人辫子的,抱着用蓝色布套装着的说书大弦就想拔腿溜掉,可是有点儿晚了。
一个学生迅速从衣兜里掏出一把剪刀,另一个学生拽着“大清先生”脑后油腻腻的脏辫子调笑道:“腐败的大清都完蛋这么长时间了,你还保留着大清的猪尾巴……是把它当作了宝贝儿了吧?!”。
“大清先生”吼叫挣扎起来;“俺的辫子不能剪!说啥都不能剪哇!剪不得的呀!”
学生们起哄道:“都民国啦!你还留恋腐败的大清是吧?!是想当大清的子民是吧?!或是妄想清朝复辟?!”
“大清先生”继续挣扎吼叫着:“俺没想那么多!俺只想有饭吃不挨饿!俺留辫子是俺的自由!俺……俺留辫子是为了节省剃头钱,你们管不着!”
这时拿剪刀的学生在双方的纠缠中,一不小心剪刀划在了“大清先生”的脑门上,顿时鲜血流了出来……学生们害怕起来停住了手愣在那儿,“大清先生”趁势捂着脑袋抱着大弦跑掉了。
话说麦田里的“大清先生”张至卿,他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