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源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免费阅读www.read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工作是不变的,黄河边儿这块地方就是他的工作岗位。他的每一天、每一夜都是一样,都是一个老样子,心情也都是一样的:盼望着父亲尽快生还。
芦根儿看着逐渐平缓下来的黄河浪涛,看到岸边浅流里出现一股鼓出水面的水头向上游缓缓移动,偶尔还能看到浅灰色的鱼头和鱼儿的脊背,这是黄河鲤鱼的常规行动。一般在夏天和秋天大雨过后河水平缓下来,鲤鱼就会一条跟着一条从下游向上游顶水前行。它们是害怕浪涛把它们冲到东边的大海里喝苦涩的咸水,它们是淡水鱼类,一旦冲到海水里它们就无法生存。黄河中间水深浪大难于逆水前行,所以鲤鱼们只好顺着岸边儿浅流逆水。它们被浪涛向下游冲去多远,它们必须逆水超过这个距离,要不然总有一天会被冲进大海里,冲进了大海后悔晚矣。为了减少河水的阻力它们就一条跟着一条逆水游着,就像空中飞翔的大雁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排成一字儿形或人字儿形一样,后边的大雁飞起来就会轻松一些。水中的鱼儿往往是大鲤鱼在前头后边跟着小鲤鱼,后边的鱼儿游起来就会少费些力量。领队的头雁一定是集体主义的强悍之雁,领头的鲤鱼必然是集体主义的强悍之鱼。飞鸟游鱼虽然智商不如人类,但明白单独的个体在自然界中很难存活。冬春在枯水季节,鲤鱼就不在岸边儿浅流逆水了,河中间浪涛变小了,鲤鱼可以随意在河里逆水前行。在它们不间断地被冲下去了又逆水上来,正因如此才造就了黄河鲤鱼头大尾长流线型的身体。这种流线体型的野生鲤鱼是环境下的产物,人工鱼塘养殖的体型短粗肥硕的鲤鱼也是环境下的产物。鲤鱼们有时游着游着会突然掉头向深水潜去,那是感觉到了危险的存在,感觉到捕鱼的人扛着马罩(作者注:一种捕鱼的工具)正在河边儿等着它们。这种捕鱼的工具是黄河中下游捕鱼人的发明创造,究竟是啥年月发明了这种工具也难得说清,是很早就有了。这种马罩是用像二拇指粗细的圆铁条或方铁条,弯成一个大约六尺左右直径的圆圈,在铁圈上交叉固定有两根弯曲成半圆形状像鸡蛋粗细的柳木棍儿,柳木棍儿的交叉点儿上系有渔网、渔网连接着铁圈儿。捕鱼人对付在河边浅流逆行的鲤鱼,唯有马罩能够奏效,其他捕鱼工具都不行,是因为这种在浅水中逆行的鲤鱼敏感性极强,必须在发现浅水里逆行的鲤鱼一瞬间,就迅速把马罩砍向顶水领队的鱼头儿,十有八准儿能够有所收获。捕鱼人把这种逮鱼的方式叫“砍险”,从“砍险”的“险”字儿就能感觉到这种逮鱼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危险性在于捕鱼人一旦把马罩砍进了水里罩住了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