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商业机密(2 / 2)

再别春风 佚名 1996 字 2个月前

老李虽说比我年长近十岁,但因为南方水土的原因,从外表看我们俩倒像是只有两三岁的差距。

“都有哪些外部情况?”

“资金、原材料、人工和设备是最基本的外部情况了。”

“人工和设备你那都是现成的,资金现在看来也没什么问题,我可以先打给你50%的合同款,原材料能有什么问题呢?”

“唐总,我……”

“得了,我叫你老李,你就叫我小唐吧。”

“好,我也不客气了。”

老李咽了口唾沫:“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目前原材料的市场价最近这两周涨得有点惊人,和两周之前相比上涨了三成,而且看行情还得涨。

就因为这样,目前卖主还没有愿意主动出货的,有不少投机的想要借机会挣个差价,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准时交货,同时又想少花钱的话,最少得按目前的价买入全部的原料。”

“你现在原材料的库存有多少?”

“哎,现在看来我是捡个大便宜。”

老李自我解嘲地呵呵一笑:“大上个月接个单子,我一冲动,就把生产所需的所有的原材料都买了进来,正要开始干,买方又主动把单子撤了,虽说赔我点钱,但和我积压的当时买原料的钱相比可少多了。

就因为这件事我那个厂子才周转不过来的。

所以,这次我存的货可以保证完成订单的5~6成,余下的,我们得抓紧时间买原料了。

不瞒你说,如果我们这次不合作的话,我都想要把这点料给出了,最少也能挣个差价。”

老李略带得意地说。

“噢,是这样。

那如果这个地区突然有10万元以上的资金进入原材料市场会出现什么情况?”

“不好说,短期看可能有一成的回落,长期还得涨。”

“那如果是从外面进来价值10万元或者更多的原料呢?”

“按照现在的行情,如果一下子进来价值10万元左右的原料,那很有可能被大户吃掉,而且其后价格还会走高;但是如果再多点,价值超过如果二十万的话,那就有可能造成崩盘了。”

“有那么明显吗?”

我有点怀疑老李的判断。

“这你就不算是内行了。”

老李的口气中透着前辈应有的骄傲:“首先是这种原料的使用范围有局限性,不是每个加工厂都用它,而真正的加工厂实际上的用量也没多少,就算是价格下降个一两成,大家也不敢进那么多的货。

再者,目前大家都是小批量的只进不出,所以一旦真有这种情况,行业内的那些囤货的就不好过了。

不过好像谁也没有那个能力和那么多的闲钱搞到这么多货。”

“这话怎么说?”

“你知道这种原料本身应该是一种原辅料,它只是在加工工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主要的还是其他材料,所以除了那些居心囤货的,大家主要还是做生产准备,谁都不敢用大笔的流动资金一下子吃很多的货。

而只有那些有关系的、并且是居心囤货的,才有野心和魄力去做这种事,我估计现在这个城市里所有的加在一起,管他囤货还是生产准备的,也就百八十万的量。”

“这种原辅料有替代品吗?”

“目前肯定是没有。

前一阵子听说国家化工院的那拨老学究们捣鼓出什么新型的更新换代品,但大家都没见过,谁都不敢轻意的用,呲……”

说到这,老李轻轻一笑:“再说好像也并不便宜。”

“哈哈哈……你现在有没有进货的渠道?”

“有倒是有,卖家是老朋友了,他肯定会给我一点货,但价格比市场价高一成。”

“那要是一次吃二十万的货呢?”

“那他差不多会按市场价给我的,最差也是比市价高半成。

不过小唐,你不会是也想要囤货吧。

要那么多的原料可有危险。”

“呵呵,老李,放心吧,不会有事的,就算是有事,那也是我整出来的。”

我拍了拍老李的肩膀,胸有成竹地说:“你先找个库房,剩下的事我来办。

但先期是你先找你的老朋友把我们这个单子所缺的那部分原料先联系一下,先不要给你的朋友打款,先给他打个招呼,我想到时候他会主动找你的。”

“小唐,你这样做肯定有你的目的。”

老李的口气带着点怀疑:“我也不好问什么,但我怕……”

“没事,我说没事就没事,更何况你也不亏什么。

不过还是谢谢你的提醒。

不过……”

我站起来:“我希望我们今天所谈的事情就仅局限于你我二人,最少您也得先守住一个星期。”

“你放心,我明白,这是最起码的商业准则。”

老李也站起来,和我一同向包间走去。

“我听说你明年打算送儿子去英国读书?”

我搂着老李的肩膀,关心地问。

“哎,原来是这么想的,这不,钱不凑手,正在考虑还让不让他去呢!”

老李叹了叹气。

“那你们家宝贝和我嫂子是什么意见?”

“我那儿子倒真懂事,昨天还宽我的心呢,说在国内读书比在外读书轻松;你嫂子那就真是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每天除了约三四个人打麻将,什么都不干,也什么都干不了。”

口气中透着无奈,苦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