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儿。
嬴政回过神来。
脸上洋溢着从内而外的喜悦。
赵烈在外立功,让他这个做父亲的也感到无比的荣耀。
在众多人眼中,
嬴政虽显赫一时,但他的子嗣却未有出类拔萃者,然而赵烈的出现,将改变这一局面,大秦最卓越的将领,屡战屡胜的赵烈,乃嬴政之子。
“妙哉,妙哉,妙哉。”
嬴政连声赞叹,其语气中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赵烈。”
“真乃我大秦之柱石,如此辉煌战绩,如此显赫胜利,世间谁人能及?”
嬴政激动地说道。
“臣等恭贺陛下。”
“我大秦有赵烈上将军,必将一统江山。”
目睹嬴政的喜悦,满朝文武亦纷纷道贺。
赵烈此次带来的胜利消息,战果,令每一位朝臣都感到震惊。
引黄河之水淹没敌城,魏国都城化为泽国,斩杀魏无忌,斩杀魏王,这样的战果,怎能不令人振奋,不令人震惊。
“幸亏赵烈是我大秦的将领,若为敌对,那将是我大秦之大患。”
此刻,许多人心中都与王翦当日的感慨相同。
每逢赵烈出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赵烈所率领的大军从未尝败绩,堪称大秦的常胜将军,无敌战神。
“启禀陛下。”
“赵烈上将军再灭一国,为我大秦立下赫赫战功,应予以重赏重封。”
蒙毅立刻出列,高声奏请。
“臣附议。”
韩非随即附和。
接着,
王绾、冯劫及满朝文武纷纷起立,齐声道:“臣附议。”
“诸位所言甚是。”
“赵烈所立之功,乃定国安邦之功。”
“若不重赏,朕何以执掌大秦。”
嬴政随即大笑道。
若非赵烈立下如此定国安邦之功,嬴政尚无机会为己子提升地位,但如今立下如此赫赫战功,嬴政怎能错过如此良机。
不仅如此。
嬴政还要在大秦广为宣扬此战战果,让大秦百姓皆知赵烈为大秦再立赫赫战功。
提升赵烈的声望。
“拟旨。”
“赵烈灭魏,再立定国安邦之功。”
“今。”
“晋赵烈两级爵位,封为关内侯。”
“并授予掌管赵、魏、韩三地军事之权,三地军事事务,悉由赵烈统管,遇紧急情况可先斩后奏。”
“赐金万两,布万匹,增赐府邸一座,赐奴仆三千。”
“另。”
“赐赵烈封号,武安君。”
嬴政威严宣布道。
话音刚落。
朝堂之上再次哗然。
嬴政如此重赏,虽然众人心中早有几分预料,毕竟赵烈所立之功实在太多,此次灭魏之功,更是功高盖世。
爵位晋升两级,达到了关内侯。
也就是说,距离大秦最高爵位彻侯仅一步之遥。
但关键不在于爵位。
而是嬴政赐予赵烈的封号。
武安君。
这并非爵位,而是一种荣誉称号,对臣子声望,乃至于臣子在天下的声望的荣誉称号。
历代各国,能保国安邦、战胜敌人者,皆被称为“武安”
。
“君”
乃是卿大夫中的尊称。
纵观四海之内。
昔日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因此名号而声名狼藉,世人皆知秦国的杀神,武安君白起。